【本報訊】非緊急病人到急症室求診,隨時要苦等數小時。立法會文件公開上年度16間公院急症室的病人輪候時間,其中非緊急病人在聯合醫院急症室輪候時間最長,平均要等210分鐘,即3.5小時。在清晨及午夜時段到該院急症室求診要等最耐,需長達223分鐘,即近4小時。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提問指,醫管局已增加醫護人手,包括推出特別津貼、聘請兼職醫生,應付急症室緊張需求。其中上年度醫護人員超時工作的津貼及薪酬支近3,000萬元。醫管局其中一個指標是病情緊急病人,急症室輪候時間約30分鐘。但書面回覆的數字顯示,新界東「龍頭」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未能達標,緊急病人輪候時間平均為38分鐘,若在上午8時至下午4時的時段,此類病人輪候時間更長達40分鐘,是唯一不能達標的急症室。
屯院最多非緊急病人
除聯合醫院外,非緊急病人到其他各區的龍頭醫院,如伊利沙伯醫院、廣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等,平均要輪候介乎157分鐘至177分鐘。如屬次緊急病人,平均也要輪候超過兩小時。
此外,整體急症室中,以屯門醫院最多非緊急病人求診,上年度多達二萬人次,其次為博愛醫院及明愛醫院。伊利沙伯醫院最多危殆病人,上年度接近4,000人,其次為聯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