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展開東涌新市鎮發展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大幅度填海造地建屋。環保團體指去年已在東涌河流域一帶找到36種蜻蜓,佔全港總數三分之一,加上其他珍貴物種如馬蹄蟹及海龍等,促請政府保護整個東涌河流域免受任何工程破壞影響。多名立法會議員昨在會議中也關注填海項目影響,當局則表示擬定填海範圍已避開生態敏感地點。
自然河道未受破壞
綠色力量表示,去年已發現36種蜻蜓在該處棲息,佔全港117種蜻蜓逾三分之一,當中包括本港極為稀有的短腹異蜻及黃偉蜓,加上馬蹄蟹、海龍等珍貴生物,足證該地應好好保護而非發展破壞。該會與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將於下月起合辦「家.東涌」免費公眾生態導賞團,每日接待150名市民到該地欣賞生態。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日也討論東涌填海,多名議員都關注填海會否影響東涌河域及大蠔灣生態,當局稱現時擬定的填海範圍已避開生態敏感地點,已計算過通風、水流等數據而定。對於被問到若東涌西不能填海,會否取消東涌西站,發展局稱逸東邨一帶仍有土地房屋發展,故是否填海亦仍需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