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瓣區旗剮心 尖刀刺主

五瓣區旗剮心 尖刀刺主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中國術數理論,往往會把特殊事件或現象作為吉凶先兆,這稱為「讖緯」,今日科學家也證明,某些動物集體死亡或逃亡,往往是洪水或地震先兆。在古代,天飛鳳鳥或地生靈芝,都被視為國家興盛的徵兆,所以有不少貪官佞臣為拍皇帝馬屁而製造假兆象,讖緯究竟是真是假?
1997年回歸前後,香港面臨政治大轉變,也出現過幾個兆象。第一,當時馬會有匹馬叫「順利九七」,牠在回歸後一場比賽中斷腳要即時人道毀滅;第二,回歸前祖國送回歸寶鼎給香港作為禮物,但寶鼎抵港時斷一鼎腳,要復修才可展覽;第三,回歸前尖沙嘴一次花車大巡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花車因車廂空氣不流通,車輛排出的一氧化碳迷暈了司機,花車最後失控撞死一名英國女遊客。

這三件都是獨立事件,找不到它們之間有任何作虛弄假。第一,馬匹「順利九七」之死,預兆九七後香港及其主人的情況比九七前更差;第二,易經六十四卦有「鼎」一卦,鼎是一種古代三足禮器,內煮肉食,是皇帝與士卒共享食物的盛器,「鼎」代表國家或城市,鼎卦六爻中的「六四」卦爻:「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引古典文學家周振甫解白,這四句意思是:「鼎腳折斷,翻倒了公的美味佳餚,公在屋內受刑,凶。」「公」指「大公」,代表政府,暗示九七前政府精英早已流走,香港人九七前的美好生活也隨之流走,而大公則在屋內受到刑罰;第三,花車撞死英國遊客,代表九七後驅走英國統治,但司機被暈迷,所以九七後政府做事糊塗,這也是個先兆。
古今中外,只有皇親國戚及其家族才可擁有自己家族或國家的徽章及旗幟,高舉的旗幟代表「權力」及「管治權」,所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旗幟,也代表了它的政治架構及內容。九七回歸,所有政府機關都改旗換幟,特區政府採用的,是以香港市花洋紫荊為設計概念、由五塊花瓣組成的一個抽象圖案。術數家有套功夫,就一些山形地勢或符號圖案而指出當中的抽象意義,這被稱為「呼形喝象」,同一個東西,每個人都能看出不同意思,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九流術士妖言惑眾,而事實上,古代這套功夫有較嚴格的喝象標準,並不是亂來的。

特區旗矮過國旗,暗示特區政府只屬跟班隨從角色。

特區政府的洋紫荊旗正好像「四分五裂」,五塊花瓣互不相連,情況如今日政府的公務員系統,有空降的政治委任官員,政黨也分建制派和民主派,各黨本身又分多派,大家對每件事都七嘴八舌,四分五裂是很好的形容。此外,五塊花瓣都是尖頭尖尾,形如尖刀,指向中心而中心卻是空的,沒一般花朵應有的花蕊,術數上,符號中心往往代表組織或機構的當家,如果甚麼都沒有只有一片顏色反而好,但特區旗圖案是五把尖刀指向中心,即指向特首與特區政府,有如五箭穿心,所以在某些議題下,全港蟻民以至尊貴議員,在回歸後都指摘政府的政策。同時,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回歸後升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升高於區旗,術數上,旗杆數目以單為貴,雙為賤,所以全世界大部份國家都是放一支旗,如果要放多於一支,多以三、五、七、九之數分配,以單為主,但不知是誰人的主意,回歸後香港政府一般情況只會設兩支旗杆。在古代放兩支旗,其中一支旗只屬儀仗隊之用,是跟班隨從,不是主人,現在特區政府專用雙旗,更是比較矮之旗,故民望越來越低。

梁班子民望低落,與區旗的不吉符號圖案大有關係。

不祥之兆

曾蔭權當政後,似乎有高人向他建議,因區旗不能變,故他又設計出一支飛龍旗,希望改變五箭穿心的情況,可惜所選的飛龍也未合呼形喝象的要求。飛龍形態由很多像羽毛的東西組成,互不相連,互聯網有人謔稱像一把散了的雞毛掃。從術數上看,它像一個物件的冚包散狀,這「物件」就是特區政府,所以今日梁班子多名高官都出現問題,政府內部人才流失,這都是「散散哋」之先兆。
用術數解決政府困局不易,因區旗已定不能隨便改變,所以只可修補缺陷,首先,政府區旗旗杆可以增加一支成為三支一組,除國旗和區旗外,第三支作為政府某署方的旗幟,甚至可以空着旗杆不掛任何旗幟。另外,現在特區總部及特首辦公室前的旗幟低矮,代表政府權力不高,所以要把旗杆提高,這有助特區提高聲望。如情況許可,特首可以再做一個符號,但不要穿心或冚包散,只要這符號形狀吉利,香港市民也可獲得福蔭。

Profile:蔣匡文

術數大師王亭之首徒嫡傳、香港大學博士、建築師、專欄作家、風水顧問及客座專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