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是香港政制的最高權力中心,但它的構成卻全無制衡,可以說是特首一人說了算,當然,背後有共產黨的身影,但那是幕後操作;在幕前,完全是特首說了算。
環顧全世界民主國家,最接近行會這個組織的應該是內閣,而這些民主國家的內閣成員通常由兩種人組成。如果這個國家是行議會制,那麼內閣成員都只能由議會成員構成;若果這個國家是行總統制,那麼內閣成員通常是由總統提名,然後由議會表決是否通過提名。
很明顯,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是可以由政府首長任意任命內閣成員的,他們若不是由民選議員出任,也必須由民選議會批准。香港當然不是一個民主的地方,但民主國的制度應該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因為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證諸現在張震遠的問題,卻正正是沒有制衡的結果。
張震遠出事後,多人表示在年多前已知道他的財務出現問題,這包括保皇黨中人如陳鑑林,甚至鐵桿梁粉張志剛等。可以說,若果當時張震遠出任行會或市建局主席時是要經過立法會的審核,雖則在保皇黨力保下,但若果傳媒能適時揭出張的情況,他的任命是有機會被否決的。
所以說,現在保皇黨提出對任命行會成員的小修小補,如對休假設時限,如加強成員對自身財務的申報,都是沒有作用的。前者只是爆煲後的補救方法,但傷害已經造成;後者只能增加透明度,但我們還是沒有方法可以否決一個財務堪憂的人出任行會以至其他重要職位。
這樣沒有制衡任命,所造成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如盛傳張曾接受地產商的低息貸款,若果這樣屬實,當然等如把一隻老鼠放進米缸,因為身為市建局主席是擁有不可估量的行政權力,令地產商可以從中得益。
過去民智未開的時候,我們認為官商勾結是理所當然的,但現在時代不同了,這種為大商家魚肉百姓開綠燈的制度是不能容忍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爭取剝奪行政長官的這種沒有制衡的任命權。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