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展局早前邀請傳媒在中信大廈海都午膳,席間有主席查史美倫、招商局集團前董事長秦曉和財經事務局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真不要以為國內人對香港看法膚淺,這位取得國內機械工程學士和劍橋經濟系博士的秦曉,談到香港金融發展的前景時,一語中的。他說,最重要是香港的金融機構本身要做得好,要有實力,不是嗎?若然香港金融機構本身沒有實力和競爭力,縱使香港背靠祖國,而祖國未來五年要將人民幣國際化、要開放資本賬,大筆資金要湧出來投資,祖國也未必會益香港。
過去十年,國企紛紛來港上市集資,已為香港金融界帶來了一波繁榮。人民幣開放這塊大餅,更是香港金融發展千載難逢的一大機遇,近至新加坡、遠至倫敦、紐約,都虎視眈眈,得與失,將決定香港未來十年的盛與衰。但這個得與失,並不可能是北京的施捨,而是香港本身要自強不息。法治、廉潔、低稅率固然不在話下,吸引國際金融機構、主權基金、投資基金來港亦不可或缺。香港能從一個漁村蛻變成今天的大都會,是靠自由開放、滙聚四方精英和各路資金,孤芳自賞閉關鎖港只是死路一條。
twitter賬號:khcheung1
沙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