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門大開:香港速度 - 添馬男

中門大開:香港速度 - 添馬男

特區政府陷入敗局,行政會議成員唔夠班,只係替罪羔羊。
梁振英當選至今,就是衰在「香港速度」四個字,急於求成,證明自己係得,結果不斷犯錯,重複董建華第二屆政府錯誤。香港政局轉變,引發利益重組,是需要時間去重建秩序,梁當選後已處於少數派政府局面,佢只係名義上打敗唐英年,應要步步為營。
他走錯第一步係在未上任前為問責制架構動大手術,未坐定已想跑,安插梁粉出任重要位置,而架構重組事關敏感,當時建制派、港澳辦均勸喻不要硬推,可以坐定一年半載改組政府,再重整架構也未遲。尤其是在特首選舉後期,梁本人民望已呈下跌,鍾庭耀模擬投票結果顯示最多人係投白票,但好明顯梁營仍自我感覺良好,等待登位大展拳腳。
少數派政府上場只有一招,就係擴大政府聯盟,走中間溫和路線,待做出成績後,至2014年才一次大改組,具爭議之梁粉屆時才登場也未為晚。梁籌組新一屆政府時,的確也有引入溫和中間派,如張炳良、胡紅玉、陸恭蕙、林煥光,司局長亦不少來自曾朝舊人。但可惜一再發生委派高靜芝安插梁粉、分派政治酬庸、副局長起用立法會選舉落敗的劉江華、在政務官中口碑不佳的何永謙當市建局委員等事件,此等用人失當嚴重影響政府政治形象。從數量而言,眾多公職中梁粉佔少數,但個別人物卻具爭議性,如行會羅范椒芬便是一例。

爆信任危機 施政寸步難行

當傳媒為公眾積累了壞印象後,便對政府一切施政及政治動作心存懷疑,而梁粉們則更認定外界充滿敵意,越加用鬥爭心態看待一切,形成惡性循環。就以行會例會取消為例,曾蔭權時代取消只係小事一樁,但梁振英取消,則輿論認定背後必有其他不可告人理由,梁粉覺得委屈,認為傳媒雙重標準,但實情是特區政府出現信任問題。信任危機令政府施政寸步難行,現時已非泛民搗亂阻礙梁振英,而係公眾不信任梁,建制精英也不信任梁。
假如信任危機持續,任何具爭議施政都會被打沉,擴建堆填區、興建焚化爐、家居廢物徵費、填海、新界東北發展,每一項都會觸發更大政治危機,任期一年未到便面對如此困局,即使梁振英有改組行會決心,又有邊位有頭有面有野心有能力之士,呢個時候加入,用自己個人政治資源為梁的政策背書站台呢?
望番轉頭,都係俾「香港速度」四個字累死。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