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旁觀別人的成功事迹,嘗試找出「相關資料」,從一大堆元素中,撇除「不相關的」,將「相關的」拼貼起來,望能成為自己踏上成功的藍圖。
當年我儍裏儍氣地入球場觀看本地球賽,見某球隊有最多的本地年青球員, 很多都踢得有板有眼,是大球隊的招攬對象。聽說那些年青球員,有些來自綜援戶,有些是街童,也有些來自名校足球校隊的學生。我好奇地問:「好球員是如何找得到的?為甚麼小球會找得到,大球會不去找?」有人答我:「問題不是去哪裏找,而是哪裏肯用這些球員。用一百個,出一個出類拔萃的,有何出奇?」對,原來萬事都有個機會率。外國的大球會,付出的天文數字轉會費收購年青球員,其實不只買下這位球員的身價,更支付了其他九十九位陪太子踢波的球員的訓練費用。購買現成貨品,價格包含了賣家為你去蕪存菁的費用。
「軍事出擊」是近年來少有在日馬與夜馬、跑馬地和沙田、香港及外地都能勝出級制賽事的馬匹,牠能成功克服右轉左轉、內檔外檔、慢步速快步速、舟車勞頓及轉換騎師的種種因素,而且越跑越見進步。上週「軍事出擊」贏得新加坡新航國際盃二千米國際一級賽冠軍,身價進一步提升。有朋友好奇地問:「好馬是怎樣找的?為甚麼你買得到,別人買不到?」在馬圈中,肯一擲千金買馬的馬主多的是,大家都肯花錢,循差不多途徑買馬,而且大家都擁有最佳網絡,有專家在身邊幫忙。
然而,馬主買馬,除了要明白運氣很重要之外,肯「被搵笨」也更為重要。
運氣是不可控制的,「被搵笨」是可以自主的。
若從結果回想到起點──每季都會產生一匹馬王,而馬王總有一位馬主,到底誰可以擁有馬王?
馬王,很多時候都不是身價最高的,因此,很多人都抱有一個概念:「不要以為來價貴的就一定好,很多中價馬或低價馬,都能成為馬王。」機會率,是十分科學的,便宜的馬匹,一萬匹之中只有一匹有機會成為馬王;中價的馬匹,五千匹之中只有一匹有機會成為馬王;高價的馬匹,一百匹之中只有一匹可以成為馬王。
在香港,上身價千萬的馬匹,算是很貴了,如果有一批夢想「擁有馬王」的馬主,每人打算每季投資一千萬買馬及養馬,這個遊戲玩十年,有人會買三匹三百萬馬,有人會買兩匹五百萬馬,有人會買一匹一千萬馬,誰擁有最好馬的機會率較高,顯而易見。按這個思維,其實很簡單,鎖定一個自己有信心的練馬師,走過去說:「我和你合作,你負責幫我揀馬,我要買最好的馬,預算是每匹一千萬元。」當然,這樣做,仍不能確保你購得馬王,因為練馬師本身都不知道馬王在哪,他只不過是拿着馬主的錢,找最專業的拍檔,到世界各地去找好馬,假如第一季效果不好,下次他自會找更專業的拍檔,用他所能掌握的更佳方法去找更好的馬。如是者,十個馬季下來,他已經找來十匹一千萬貴馬,其中有一匹成為馬王的機會已大大增加。當馬主的,大多是精明生意人,不是不捨得花錢,但「不要搵我笨」仍然大過天。馬主面對比賽成敗,通常會很迅速地從經驗中學精,太自覺也太介意「被搵笨」。當成績不理想,便會轉換練馬師或馬販拍檔,這卻是「浪費以應驗失敗機會率以增強成功機會率」的做法。
「軍事出擊」,當年我們以近千萬元購入,這兩年來,無數人跑來對我們說那是一個「搵笨價」,至今「軍事出擊」以五歲之齡,累積獎金近三千萬,大家又走來說:「大摩對你最好,把好馬都找來給你。」事實上,我不認為練馬師有需要對我們特別好的理由,但我們是從不埋怨「被搵笨」的馬主,這是個重大優勢。當明白到「萬事都有個機會率」的道理,如果有人在當年的三百萬馬群中,找出價值千萬的「軍事出擊」,這絕對是他和他的團隊的本事,那麼,我們支付的是「眼光錢」,根本不是「被搵笨」。眼光無價,我的數是這麼計的。
「被搵笨乃成功之母」,這道理可能是大愚若智,也可能是大智若愚,在很多地方都可應用。簡單來說,當你在某個範疇中,還是一無所有時,請不要擔心被搵笨──這無疑是需要花費一些寶貴時間,累積很多痛苦經驗去參透的。
(相片來源:新加坡賽馬會網站)
Profile:梁芷珊
作家、生意人、市場推廣專才。( http://www.facebook.com/leungca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