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初以來,日圓貿易加權滙率已下跌22%,除影響亞洲出口國,市場亦憂慮會對歐元區出口商造成威脅。觀察2008至2010年歐元貿易加權滙率指數(Trade Weighted Index,TWI),日本在歐元TWI的比重為6%,是歐元區的第四大國際競爭對手,前三位是中國(17.0%)、美國(14.3%)及英國(10.7%)。
1993至1995年,日本在歐元區TWI的比重為11.6%,數字大跌與中國的崛起不無關係。期內中國在歐元區TWI的比重上升4.2%至17%,即歐、美對人民幣的走勢,遠較日圓敏感。
歐元區復蘇靠外需
此外還需考慮外部競爭──產品重叠。德國以54%的出口相似度指數(Export-Similarity Indices,ESIs),成為全球與日本產品重叠度最高的國家,不過,德、日出口市場重叠程度相對較低,減輕了德國高水平ESIs的影響。
當然,這絕不等於日圓貶值,不會為部份德國企業帶來嚴重的問題。對歐元區而言,日圓貶值確實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情況,因為歐元區的復蘇希望不成比例地寄託在外部需求的持續支持上。然而,這的確表明我們應小心判斷,避免誇大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影響,尤其是短期的影響。
最後是日本出口商對於滙率下跌的反應,或會維持以外幣計價的出口商品價格不變,以令日圓出口商品價格上升及讓利潤率得以維持。倘若日本出口商這樣做,日圓貶值對外部競爭對手的影響,將遠低於名義滙率變動所反映的影響。
聯博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