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女士們普遍對家庭問題較「上心」,擔心家人健康、經濟及子女學業問題等,沉重的家庭責任引發的壓力,隨時令她們喘不過氣來,壓力爆煲之餘更會患上情緒病、甚至精神病。年過50的念慈與曾女士均是過來人,因對家事太上心,多年前誘發躁鬱症,病發時會活在躁狂與抑鬱的兩極情緒中,生活大受影響,幸獲家人支持與體諒,康復良好。
宜培養個人興趣減壓
今年52歲的念慈,八十年代已患上躁鬱症,她記得一次與家人齊齊吃了有問題的食物致不適,因為太擔心家人的康復致病發,其後父親患骨癌病逝,更令她的情緒跌至谷底,兩次因為病發要住院。她說,當躁狂的症狀出現時,滿腦子也是各種各樣的想法,又會瘋狂購物,試過月薪只有900多元,卻「碌卡」數萬元;當抑鬱的症狀出現時則數天不願出街。幸好多年來獲家人支持抗病,康復後妹妹知道她喜歡購物,便讓她全權打理家事。她說,家人的關懷與信任是康復的關鍵。
曾女士的兒子患上自閉症,她對兒子的學業問題很上心,又安排他入讀主流學校,當年因不獲其他家長及學生體諒,令她因壓力太大患上躁鬱症,最初家人不知道如何與患病的她相處,但仍然很關心她,令她可撐過多次病發,踏上康復之路。
香港心理衞生會註冊社工鄭仲仁表示,女士普遍較重視家庭責任,容易引發壓力,為免影響精神健康,他提醒家庭壓力大的女士要懂得找宣洩情緒的渠道,例如多與家人傾談或培養個人興趣等,均有助減壓。
今晚7時於無綫翡翠台播放的港台劇集《一念之間2》將會探討精神病康復者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