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不少港股散戶於升市時期難贏錢,跌市卻要陪輸,令港人逐漸死心,開始遠離港股。投資基金公會於2011年、2012年及2013年首季,均向約1,000名使用銀行服務的受訪者進行調查,發現分別只有20%、27%、22%的受訪者,有於訪問進行前一年期間投資港股,至於未來12個月打算投資港股的受訪港人比例,更只有14%。
百萬富翁對前景較樂觀
即使有32%受訪者認為投資市場在未來12個月有所改善,數字較去年同期的22%為高,但數據足以顯示部份人士面對港股已經怕怕,寧願棄戰。
不過,港人對於人民幣投資明顯更有胃口,於2011年,只有3%受訪散戶進行人民幣投資,但投資基金公會最近調查發現,未來12個月打算進行人民幣投資的散戶比例達到10%。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由於人民幣仍有兌換額度限制,產品數目亦有限,故投資於人民幣的總金額仍然較其他外幣為少。她冀未來有更多基金產品可以人民幣定價,或新增加入人民幣作對沖貨幣的基金,令本港有更多人民幣的投資出路。
蘋果調查:不足四成人買港股
而該調查亦顯示,流動資產超過100萬元的百萬富翁,佔受訪者的13%,高於去年的8%,當中更有一半認為,投資巿場未來12個月會好轉,可見有錢人往往較為樂觀。
另外,《蘋果》昨日亦進行了電話調查,成功訪問了207名18歲以上讀者,結果顯示,有35.75%受訪者過去一年有投資港股,另有39.6%受訪者表示未來一年會買港股,至於對港股未來一年展望,沒有意見的佔六成以上,只有17.4%表示樂觀。
此外,專門研究基金的晨星(Morningstar)調查顯示,本港基金因為披露不足、收費偏高及規模較小,令其整體評級僅得C-,較內地的B更低。晨星分析員稱,本港基金對資料披露嚴重不足,如投資組合每兩年披露一次,較市場平均季度披露差,故在披露一項僅得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