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四的小股災香港受創雖不輕,但日本才真正是重災區,全日下跌一千四百多點,比311大地震復市後的跌勢更凌厲。隨後一天,日股繼續大幅波動,一度回升至萬五點之上,稍後又大跌一千點,最終收市上升一百三十點。少點心血的投資者不嚇死也隨時嚇暈。
今次日股大地震眾說紛紜,有的說過去半年升勢太凌厲,不能不來一次調整;有的說日本央行量寬過度,刺激債息上升,負債纍纍的日本政府很快陷入危機;有的更說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帶來的虛火無以為繼,日本隨時再跌入停滯,股市自然要大跌。
幾種說法中,第一種最正路。畢竟日股從去年秋天大約八千點左右起步,半年間大升一倍卻沒有經過任何調整,今次乘機借一點點壞消息跌一跌可說正常不過。至於債息回升目前來看只是虛幌一招,所謂上升不過從零點八厘升至一厘就掉頭回落,對日政府或企業的償還能力影響有限。
最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是否開始質疑「安倍經濟學」的效力。從第一季經濟數據來看,「安倍經濟學」成效不錯,增長率高達百分之三以上,比美國還高,比尚處於衰退的歐洲更好得多。再加上日圓滙價持續下跌,央行才剛開始大開水喉,經濟增長的勢頭不會突然轉弱,市場人士也不致失卻信心。
日股大地震的真正原因也許是日本金融市場已成了炒家樂園,不管是日債、日股、日圓都交投活躍,政府又不斷推出新政策救市,跟其他死氣沉沉的金融市場如中國、歐洲好玩得多,基金經理、專業投資者近半年來已大舉進駐日本,視為全球亮點,積極進場炒賣。在資金爭逐廝殺下,日股波幅自然比其他市場更厲害,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