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5月底,不少教育學系的畢業生開始搵工,有畢業生憂慮「一畢業就失業」。有首屆的通識畢業生已經寄出20封求職信仍未有回音,有去年的準老師至今也未有「着落」。有中學校長指出,由於今年受到學童人口減少、縮班、中一減派措施等因素影響,中學較少教師職位空缺,預計今年教師的自然流失率會低於5%。
記者:彭美芳
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和教育學院今年6月將有892名教育學系畢業生,以及1,324名教育文憑(PGDE)畢業生,為今年9月的中學、小學、幼兒園提供近2,216名「新血」,適合任教中學的合資格本科生畢業準老師則約有360人。
招聘廣告僅百餘個
隨着中學學童人口下降,中一縮班、減派學生的措施,雖然可以保障現有教師的「飯碗」,但是不利「新仔」入行。由今年1月至5月底,兩大教師招聘機構的廣告反映了教師職位不多。在教協提供的招聘廣告中,只有約130個中學全職或代課教席;教學助理的職位則更少,僅得15個。
此外,通識科教席情況更嚴峻。在教協招聘廣告中,八個通識科的空缺皆為代課職位;在專門供教師招聘的媒體求職網頁,則只有15份通識科相關職位,其中10個為全職教師。四所提供師訓的大專院校中,今年有95人為通識的本科生畢業,再加上227名通識科教育文憑學生畢業,即322人爭約20個通識科教席,競爭激烈。
作為本港辦學團體之一的教育局,已經招聘30名助理教育主任,於今年9月入職官中。大型辦學團體佛聯會,其教育總主任李少鶴預計,新學年的中學空缺較去年少,主要受中學因人口下降而引起的縮班、減派措施影響。他建議政府持續提供新高中的津貼,讓學校有更多資金聘請新人。
準教協憂教師斷層
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表示,今年9月教育局暫停通識科津貼,不少人或未能續約,他估計至少全港一半中學面臨這情況。整體來說,今年教席較少,學界、商界職位少「環境唔好」,現職老師較少離職,估計流失率少於正常的5%(中小學每年約2,000人離職),故準教師面對入行難的局面,他建議教育局應加大每班老師的比例,增加教師人手。
香港準教師協會主席呂志凌稱,今年準教師求職難,擔心未來幾年大量超額教師累積,新畢業生又未能入行,將會出現教師斷層,期望教育局正視這問題,該會繼續爭取應延長新高中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