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行政局成員份量十足 <br>曾鈺成批行會不及港英時代

坦言行政局成員份量十足 
曾鈺成批行會不及港英時代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委任的「內閣」行政會議,「出事者」一個接一個,民建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指,港英時代的行政局成員多為社會領袖級人物,發言份量十足,意見獲英國政府檢視;相反現時由特首自行委任的行會卻未能發揮同等作用,暗指梁班子行會「未夠班」,力促當局檢討。
記者:許偉賢 陳雪玲

曾鈺成指行會發揮不了回歸前的行政局職能,明言需要檢討。無綫電視畫面

曾經在前特首董建華時代任行會成員的曾鈺成,昨天出席一項公開活動後,拒絕評論張震遠辭去行會成員一事,但是他明言需要檢討行會組成及職能,指行會發揮不了回歸前、以社會領袖為主的行政局職能。

由特首全權委任促檢討

他指出:「英國人管治時,行政局係一個真正有實力嘅機構,係一啲重要嘅專業(領域)嘅領袖人物,佢哋講嘅說話好有份量,佢哋喺當時嘅香港總督面前嘅發言權好大……今日,我哋見唔到同樣嘅行會發揮同樣作用。」
曾鈺成指,當時的港督若不採納行政局多數成員的意見,也會將相關意見記錄在案,英國政府會予以檢視,反觀回歸後的行會只由特首全權委任,認為是時候檢討:「回歸之後,行會嘅組成方式,包括人數、由啲乜嘢人組成,經歷過幾次變化;《基本法》講得好簡單,只規定行會協助特首作出決定。特首一個人可以隨意決定幾時同委任乜嘢人,我認為值得總結十幾年嚟嘅經驗去檢討。」
行政長官辦公室昨罕有為曾鈺成的言論作回應。發言人指有關行會的運作,特首願意聆聽意見,又稱為確保行會成員向特首提供意見時公正無私及不偏不倚,行會設有嚴謹的利益申報制度。
行會成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支持政府檢討,指自從推行問責制後,政府官員掌握制訂政策的最終決定權,令行會失去以往「內閣」重任。

【現任行會】
梁班子的行會拉雜成軍,只是「敗部復活」樂園,影響力低。資料圖片

有能之士拒埋班難改革

翻查港英時代行政局與梁班子的行政會議成員質素,可見今非昔比。例如末代港督彭定康便獲當時政商等界別猛人,如李國能、陳坤耀及張健利等助陣,有助反映有用意見;反觀梁振英的行政會議卻是「梁粉」當道,大部份非為界內翹楚,意見的重要性大不如前。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稱,港英時代行政局成員全屬社會精英,但梁振英治下的行會卻是拉雜成軍,點名指如張震遠、張志剛及林奮強等「梁粉」未見領袖風範:「佢哋嘅份量低,點會有影響力?」他雖認同改革行會職能,但留意到有能之士拒埋梁振英班,料改革有困難。
公民黨梁家傑也指回歸前行政局成員全都獨當一面,梁班子行會卻只是「敗部復活」樂園,指梁振英若續任人唯親,縱改組職能也無補於事。

【1993年行政局】
末代港督彭定康時代的行政局星光熠熠,獲多名重量級人士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