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膠着 減廢難達標

垃圾徵費膠着 減廢難達標

【本報訊】環境局早前公佈《香港資源循環藍圖》,預計未來10年透過垃圾徵費、興建焚化爐和擴建堆積區等措施,達致人均減廢40%的目標。
不過,有環保團體代表昨天出席香港電台的「城市論壇」時指出,市民對推行垃圾徵費有不同意見,若徵費制度未能落實,相信減廢藍圖難望達標。
世界綠色組織政策倡議經理黃俊賢指出,減廢藍圖主要依靠推行垃圾徵費,達到10年後政府所期望的減廢40%目標。由於現時市民對推行垃圾徵費未有共識,假如最終未能落實徵費,相信很難達到政府訂下減廢40%的目標。

議員反對擴建堆填區

擴建堆填區也是藍圖內另一個惹爭議的議題,一直引起當區居民的強烈反彈。
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重申,反對政府耗用18億元擴建將軍澳堆填區,建議當局考慮在遠離市區的地點處理廢物,將對居民的影響減到最低。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煥忠認為,政府要有清晰的減廢計劃,可考慮的方案包括提供誘因處理廚餘。不可或缺的是,如何做好源頭減廢,他建議政府可考慮訂立法規,做好垃圾分類回收,減少堆填區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