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理財:稀有郵票價年增長逾一成

周末理財:稀有郵票價
年增長逾一成

【流通性低】
現時郵票投資都有如恒生指數的價格追蹤指數,不少更顯示有升無跌,平均升幅跑贏一眾金融產品,部份珍稀郵票亦在拍賣會上屢創新高,似是穩賺。不過,這些指數背後編制的透明度不足,郵票投資亦無監管機構保障,投資前應有充分的理解及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
斯坦利.吉本斯將交投量排名首250位英國珍稀郵票的評估價值,編制成指數GB250,顯示過去10年珍稀郵票價格年均複合增長率13.4%。其投資總監Keith Heddle指,即使08年金融風暴股市暴瀉,郵票市場都未見恐慌性拋售,因稀有郵票價格並非由投機者操縱,而是在很多專家和收藏家理性定價中形成,亦因流通性較低,不擔心所謂泡沫形成及爆破。

內地市場炒風降溫

該公司近年亦推出追蹤一籃子中國郵票組合價格的「中國珍稀收藏指數」,惟仍處於更新階段。本港則有皇朝拍賣公司總裁趙資靈,聯同香港投資學會創辦人譚紹興,去年推出包含100種內地最具代表性的郵票價格來計算「中國100郵票指數」,但近期都未有更新公佈。這些指數如何編制運作,均未有充足披露,可信性有待提高。
雖然最出名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四方連張去年底成交價仍有潛力漲至633萬元的新高。但經過2010至2011年中國珍貴郵票價格炒風後,近年部份郵品的價格出現30%至50%的跌幅,在拍賣網如eBay上的市價亦有明顯回落,連專家都有損手。
Heddle亦承認,見到中國郵票市場有所降溫,但在歐洲和北美很多富裕家族都流行將郵票看作投資資產,在中國乃至亞洲,郵票投資仍屬相當新穎。他相信包括內地新興富裕族的集郵興趣正日益增加,可支持往後的郵市價格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