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小股災是退市前的陣痛 - 盧峯

蘋論:小股災是退市前的陣痛 - 盧峯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一番話加上中國經濟數據欠佳,全球股市登時來一場小股災。災情最嚴重的是日本,日經平均指數從開市初段上升二百多點到收市下跌超過一千一百點,高低位之間相距超過一千三百點,比兩年前三一一大地震跌幅更大。香港也不好過,恒生指數急跌近六百點,二萬三千點大關不保。歐洲三大股市同樣大跌百分之二至三。
為甚麼伯南克在國會聽證會上的一番話有如斯威力呢?因為他在演詞中表示,長期維持超低利率可能會損害金融穩定,聯儲局對這方面的風險絕不會掉以輕心(take very seriously)。市場人士認為,伯老這樣說是在明示暗示聯儲局可能會因為投資市場過度亢奮而提前退市。誰都知道,當前不管是股市升浪還是經濟復蘇都要靠伯老及聯儲局大開水喉,一旦他開始關水喉,從市場抽走資金,投資市場前景便登時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實體經濟也隨時再陷泥沼,各地股市因他的言論出現大調整實在正常不過。
不過,只要仔細看看他及其他聯儲局官員的發言就不難明白,聯儲局還沒有到退市的時候,他們頂多只是開始出點口術讓大家不要炒得太不亦樂乎而已。
在伯南克出席聽證會前一天,聯儲局副主席William Dudley在紐約日本協會發表了一個長篇演說,主題是零利率下的經驗與教訓。Dudley比較了日本跟美國推行零利率政策對抗通縮,振興經濟的經驗,認為政策不連貫或欠缺持續性大大削弱零利率政策的效力,過早退市更只會窒礙經濟復蘇的勢頭,令多年的努力前功盡棄。Dudley的言論當然不是批評日本央行或政府,但至少說明他及聯儲局官員重視日本的失敗經驗,不會重蹈過早退市「關水喉」的覆轍。

不僅Dudley明白過早退市後患無窮,伯南克在昨天的聽證會演詞也提到這方面的憂慮。他認為貨幣政策太早收緊的話會扼殺經濟生機,引發通縮,並為金融穩定帶來另外一些威脅,因此聯儲局必須小心衡量各種經濟數據特別是就業市場情況才決定是否需要在政策上作任何調整。從這樣謹慎的言論可以清楚看到,伯南克及聯儲局官員最擔心的仍是衰退與通縮,仍是如何避免陷入日本式的長期停滯。而在確定美國經濟走出泥沼,能持續健康增長以前,聯儲局的超低息政策不會有實質改變。
當然,超低息政策不變不等於聯儲局不會調整買債計劃的速度與規模,更不等於聯儲局官員不會繼續出口術管理市場人士及公眾的期望。正如Dudley在他的演說中所言,「期望管理」及讓公眾及時明白政策的轉變跟實質改變政策同樣重要,特別是聯儲局實行了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多年,作任何實質改變前都必要讓市場及公眾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令他們理解未來利息環境有何變化及該如何應對。在這樣的考慮下,伯南克及其他聯儲局官員肯定會在未來一段時間不斷談到政策調整的需要及如何進行,好讓公眾逐步吸收聯儲局將逐步退市這個「壞消息」,以免政策真正改變時引發巨大震盪。也就是說,類似昨天這樣的震盪及調整只怕陸續有來。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