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着內地收藏熱持續升溫,一些文化名人的墨迹在拍賣場上獲得青睞,包括古代、近代甚至當代名人手迹,漸成收藏家新寵,都有高價落槌紀錄,一股名人手迹收藏熱正悄然興起。
梁啟超手稿賣713萬
前不久內地一場拍賣會,梁啟超手稿《袁世凱之解剖》拍出713萬元(人民幣.下同);梁思成、林徽因文定禮本拍出379.5萬元;康有為譴責袁世凱的詩作《不敢再來行》拍得178.25萬元。香港蘇富比拍賣,胡適的書法立軸《自提小照》拍出122萬港元高價,均可見一斑。
業內人士指出,名人手迹因何有如此高的人氣,除了因為他們的名氣之外,還在於這些作品中潛在的歷史文獻價值。收藏者往往是他們的粉絲,收藏這些名人手迹,除玩味書法,更可受到其人格魅力之感召。
有拍賣行負責人指出,名人信札手稿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獲得世人更多關注,具有文化性的文人收藏將漸成主流。
而拍賣公司應挖掘更多包含的人文價值的歷史原件、手迹,讓藝術成為生活一部份,讓平民「文人雅藏」的理想得以實現。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