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MI七個月首收縮

中國PMI七個月首收縮

【本報訊】滙豐中國製造業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在5月份的初步數據較市場預期為差,錄得7個月以來首次收縮;市場對中國第2季經濟復蘇的期望幻滅,經濟增速將持續下沉。
內外需疲弱,令中國5月份(PMI)初值跌至49.6,較4月份跌0.8點;當中新定單、新出口定單、就業指數、採購數量等,均處於收縮狀態。

定單疲弱 內需不振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中國內需呈弱,外需亦疲弱,因而拖累5月份數據表現,料中國第二季經濟增長放緩風險提高,就業指數回落亦值得關注。不過財政政策層面仍有充裕空間保增長、促就業。
數據令法興經濟師姚煒對第二季經濟復蘇的期望幻滅。她指整體新定單更錄得8個月以來首度收縮,當中新出口定單雖然有所改善,但仍處於收縮狀態49.5;這反映內需是5月PMI惡化的主要原因;而就業指數亦連續5個月下跌至49,對消費前景不利。中央政府對寬鬆政策相當審慎,因此法興對經濟增長前景抱持較悲觀看法。
野村預期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走勢將持續向下。野村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預料,中央政府不會因此於第二季放寬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因為勞動市場仍相當緊張;雖然數據疲弱,但未至於崩潰。該行維持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走勢,今年第二季增幅為7.5%,下半年降至7.3%,信貸增速於第二季會減慢。中國今年首季經濟增速為7.7%。

擠出「水份」 外貿或跌

另外,面對外貿數據做假的問題,國家外滙管理局連番出招,勢要將外貿數據擠出「水份」;5月份以來外管局先後發出了六份指引,加強打擊熱錢的流入。最新一份是加強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內的貿易外滙管理,要求對非現場檢測和現場檢測相結合。業內人士相信,未來數月中國外貿數據可以回歸真實面,意味外貿數據將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