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底總負債逾37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滙源(1886),斥資39.35億向主席兼大股東朱新禮,收購一家濃縮果汁及果漿生產商China Huiyuan Industry Holding Limited(CHI)。由於滙源將以發行新股及承擔債務進行收購,CHI當年因為向朱新禮收購資產所借的約12億元債務,將轉由滙源所承擔,滙源總負債額將大增至約50億元。
記者:陳健文 吳綺慧
對於滙源債務本已吃重,但卻繼續舉債向朱新禮買入上游業務,滙源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中解釋,由於新收購的公司的EBITDA(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較滙源高,故併入滙源後,其總債務對EBITDA比例亦會降低。不過,由於滙源部份收購代價是以發行新股的方式支付,故於資產增加的情況下,負債率反而由原本的71.2%降至66.6%。
1年內需償還18億
滙源截至去年底,1年內需償還貸款已多達18億元,但去年經營現金淨流入只有1.43億元,純利更只有約1,615.9萬元。對於未來如何償還巨額貸款,滙源管理層沒有正面回應,只強調對公司的償還能力有信心,滙源未來亦沒有融資需要。
朱新禮強調,新收購的業務去年EBITDA為4.17億元,EBITDA率達30%,收購會提升滙源的盈利能力,對長遠發展有利。
跟據昨日公佈的收購協議,總收購代價的39.35億元中,其中約27億元將以發行4.47億股新股、及6.55億股可換股優先股支付,餘下的約12億元則是來自CHI負債,完成交易後將轉為由滙源承擔。其新股及可換股優先股價格同為3.1港元,與昨日收市價3.27港元比較,約有5.19%折讓。
朱新禮原本持有滙源約44.6%權益,若悉數行使該批可換股優先股,其持股將增至68.27%。
據通告披露,滙源截至去年底止總負債約為40.55億元,略多於其全年業績所披露的金額,若將來自CHI的負債一併計算,總負債金額將大增至約52.87億元。滙源今次「間接」舉債向大股東收購資產,令總負債進一步增加,有市場人士擔心集團的償還能力,料今日股價會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