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出現老牌食肆結業潮;屹立灣仔逾40年、見證本港最風光酒樓夜總會歷史的喜萬年酒樓,下月也遭迫遷。入行近40年的沙田凱悅酒店中菜廳「沙田18」主廚倪康健對此亦大感欷歔,憶述六十至七十年代五億探長呂樂時期,酒樓業最興旺,喜萬年更屬當年地標,夜夜笙歌,座無虛席。
50歲的倪師傅,12歲入行,在佐敦老牌酒樓鴻運當學徒,一直在廚房打滾,更曾飄洋過海到台灣、上海、武漢、東京工作,最近輾轉到了沙田凱悅當主廚。倪師傅回憶說:「呂樂嗰陣酒樓最好景,開親都賺錢,最巴閉係食足兩日嘅滿漢全席,埋單要10萬蚊。嗰陣買一個單位,講緊幾萬蚊。滿漢分大滿漢(逾百款菜)同小滿漢(60多款菜),我曾經做過小滿漢,食得好誇張。部份菜式𠵱家都絕迹,好似用雞冠入饌,你聽過未?」
憶九七前 客人「食到你驚」
倪師傅說,97年金融風暴前幾年,是本港飲食業最後的光輝歲月,「嗰陣我喺中環酒樓做廚,樓股皆升,中午食晏,啲客人食嘅前菜係鮑魚,鮑翅埋尾,真係食到你驚。啲鮑魚一箱箱咁去晒貨」。
風暴過後,飲食業也回歸平淡,近年樓價飆升,不少食肆捱不住貴租結業;嘴刁的港人,口味亦反璞歸真,喜吃最簡單的健康菜式,「好似番薯葉呢啲下價菜,以前冇人食,但係因為高纖有益,近年啲人爭住食,𠵱家喺街巿都好難買到」。
倪師傅也將下價的番薯葉,加上蓮子,變成入得酒店的「小葱湘蓮番薯」,並以此菜式與內地三間同系酒店師傅「較技」。四位來自不同酒店的中菜師傅,至下月9日前,各自炮製拿手地方菜,包括廣州、東莞、四川菜式,供客人選擇。倪師傅說:「想畀啲老饕一口氣試吓唔同地方菜。我作為廚師,都好想互相切磋、擦吓火花,咁先會學到嘢。」
記者:蔡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