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累經濟】
日本央行自4月初宣佈推出無限量寬後,債市漸趨波動,多次大上大落。日本10年期債息自上月5日的0.315厘歷史低位,至昨日一度升見1厘,創一年來最高水平,只花了個半月時間。
本來日本央行的如意算盤,是希望藉大手購買國債、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及房產信託(REITs)等資產去壓低日本債息,降低企業借貸成本,同時令日圓急速貶值。不過,其後經濟前景開始改善,加上通脹預期升溫,不少日本投資者已放聲指會拋售日本國債,令日本債息短期內迅速回升,反而令人擔心持有日債的日本銀行業盈利會受損,倒過來拖累日本經濟。
其中,手持大量日債的一些日本退休基金早於上月已表示會考慮沽日債買外債,反映日本債市吸引力漸減。由於日本金融機構多數持有大量日本國債,日債息高低足以左右財政健康,寧早沽早着。
日債如「龐氏騙局」
這一趨勢更凸顯了日本央行的政策弱點及矛盾,對沖基金Hayman Capital創辦人Kyle Bass在本月初時更指日本債券是「龐氏騙局」升級版。因日本經濟規模僅及美國的三分一,但日央行無限量寬規模卻相當於美國聯儲局的70%。日本目前五成稅收已用來償債,一旦債息開始顯著走高,無力償債的問題會立即被放大。
他昨再點出安倍新政的矛盾,指若投資者相信安倍經濟學,會理性地沽日債,轉買外國債及股票。除非日央行進一步加大買債規模,否則難以抵擋投資者沽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