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市疑雲 中國製造業差全球爆小股災

美國退市疑雲 中國製造業差
全球爆小股災

【收水陰霾】

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周三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提及可能在未來數次會議縮減買債,引發市場對儲局提早退市的憂慮升溫,加上中國製造業表現突然走樣,連同日本10年期國債孳息突然抽上1厘的重要心理關口,觸發今年表現神勇的日股單日暴瀉逾7%,創兩年最大跌市,導致全球股市爆發小股災。

亞洲、歐洲股市齊冧;及至美股昨晚開市之後,市場對退市的憂慮仍未完結,道指延續周三的跌勢,最多曾下跌126點。

歐股尾段跌逾2%

不過,美國經濟數據理想令大市跌幅收窄,美股開市後1小時(本港昨晚10時30分),道指跌68點,報15239點;納指跌18點,報3445點;標普500指數跌17點,報1637點。歐股尾段,英、法、德股分別跌2.62%至2.77%。
伯南克及聯儲局的消息擾亂投資者情緒,令美股周三大幅波動,首先伯南克在周三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現時改變刺激經濟政策可能會減慢、甚至終止經濟復蘇的步伐,有重大風險,言論被視為暗示繼續放水,推動道指曾升154點。
不過之後他又表示,儲局可能在未來數次的議息會議減少買債規模;儲局公佈議息會議紀錄,披露有部份官員指,若數據顯示經濟穩健及持續增長,已準備好最早於6月的議息會議上收緊買債計劃,令道指埋單跌80點。
儲局官員未就退市有任何決定,但更多的儲局官員希望減慢買債速度,但認為過程最少需要數個月。官員對於退市的門檻亦有不同意見,不過大部份均同意,必須見到經濟持續改善,對前景更有信心,或風險減低,才會減少買債。紀錄亦顯示,儲局官員準備好或減少買債速度,並開始檢討2011年公佈的退市策略,官員指有關策略的主要原則仍然有效,但儲局需要在細節方面有更多彈性。

美股昨早段延續跌勢。  美聯社

港滙轉弱 資金流走

輪到亞洲股市時段,中國公佈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意外跌至49.6,為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消息進一步拖累亞洲股市,區內股市全線下跌,其中日股跌幅最勁,日經指數收市跌7.3%,為自當地2011年3月地震及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早於周三已出現洗倉潮的港股,昨日再度成為大戶的提款機。恒指昨日低開194點,然後再受內地數據消息打擊,滙豐公佈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初值降至49.6,顯示製造業收縮,同時日股出現始料不及的跌勢,令港股投資者不問因由匆匆掟貨,恒指隨即跌幅擴大,全日收市下挫591點,單日成交金額836億元更為兩個月以來最多,較近日升市每日成交500億至600億元大幅增加,顯示不少投資者要錢唔要貨。另外,美元兌港元昨日高見7.7634,反映港滙轉弱,資金或開始流出港股。
美國周四公佈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錄34萬人,少於市場預測的34.5萬人,較前一周經修訂的36.3萬人減少2.3萬人。較準確反映勞工市場情況的四周平均則錄33.95萬人,亦較前一周的34萬稍微減少500人。另外,3月樓價指數按月升1.3%,高於市場期的升0.8%,亦較2月數字為高。

【環球股市下跌原因】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指儲局未來數次的會議,或會考慮減少買債,退市疑雲觸動市場神經。
•日本10年期國債升至1厘的重要心理關口,市場擔心債市波動,引發日股大瀉以及日圓套息交易拆倉,加劇股市跌勢。
•滙豐編制的5月份中國PMI指數出乎意料跌穿50點,是7個月以來首次,反映內地製造業再度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