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討論】商討日概念源自兩位美國政治學者Ackerman及Fishkin著作《Deliberation Day》,該書提出在總統選舉年,設立一個全新公眾假期「商討日」,供國民了解及討論總統選舉中的重要議題。兩人認為商討日可提高國民對政策制訂的參與,並將全盤改變現時選舉生態,候選人將再不能以口號、「soundbite」掛帥,要以實質施政計劃比拼。
商討日基礎是Fishkin在88年創立的「商討式民調」(Deliberative Poll)。他認為一般民調不足以準確反映民意,因受訪者經常只提供即時反應,答案或未經深思;一般人對政治不了解,但甚少直認不諱,於是民調常記錄到「虛假民意」。Fishkin提出,如果給予國民足夠資訊,並經過討論深化,他們所產生的民意才準確、有質量,值得政府制訂政策時慎重考慮。
戴耀廷一直有就佔中商討日諮詢Fishkin及其商討式民主中心,亦有提交商討日的資料;對方則建議設立一組隨機抽樣邀請的組別參與討論,以作客觀比對。戴將在三個商討日作此安排,亦擬邀請Fishkin在今年9月、第2及第3次商討日之間來港考察,為明年1月全球首個萬人商討日準備。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