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換概念】Fishkin創立的商討式民主中心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推動商討式民調,中國原來亦曾舉辦過官方推動的商討式民調,但內地政府旨在收集民意,無意推動民主,做法被外國學者指是建立「商討式獨裁」。
商討式民調至今曾在28個國家舉辦,處理過的議題包括英國帝制存廢、歐盟一體化、澳門《出版法》等;中國浙江省溫嶺市澤國鎮則曾於05年,舉行中國首次商討式民調,收集市民對財政預算的意見。澤國鎮有近12萬人口,經濟以工業為主,曾因政策分配問題發生多次官民衝突;當地政府制訂政策時尋求吸納民意的方法,曾舉辦名為「懇談會」的諮詢會,但這類懇談會易被官方操控及公信力不足,澤國鎮逐嘗試採用較有規範的商討式民調,並由商討式民主中心提供意見。
民調隨機抽樣邀請275人出席,請他們就包括修橋、建公園及污水處理等該鎮須投放公帑的項目重要程度評分,之後再進行分組討論及向專家發問,完成後再做一次評分,記錄前後分別;結果發現,參加者在討論後對環境的關注有明顯提升。雖然參與者背景不一,約9%參加者是文盲,但由於問題切身,他們獲得解說後亦可順利參與討論。
無助推動民主
曾到澤國鎮考察的陳家洛指,內地地方政府無權改革選舉制度,廣納民意是鎮壓以外唯一選擇;民調雖可增加政策認受性,但由於政府無意進行改革,民調亦不會有推動民主的作用,有外國學者就指內地政府的做法是建立「商討式獨裁」,而非「商討式民主」。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