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不到一年,梁振英政權已見甩皮甩骨,不似人形。問責官員固然有麥齊光墮馬、陳茂波僭建復酒駕,行政會議成員亦先後有林奮強和張震遠出事,而且性質一宗比一宗嚴重,再加上在競選時為梁振英穿針引綫、開山劈石的劉夢熊捲入商業罪案正受廉署調查,以及中策組的高靜芝交通違例亦可獲豁免起訴,梁班子的胡作妄為、敗壞綱紀,已至令人髮指的地步。中共可以為面子或政治現實維穩需要,容忍一群雞鳴狗盜之輩尸位素餐,香港市民卻再也不能忍受和等待了,推翻梁振英政權已經成為政治議程,今年7.1大遊行,不管民陣定出甚麼議題,「梁振英下台」的口號肯定響徹整個遊行隊伍。泛民各個黨派應該記取歷史教訓,2003年你們不敢帶頭喊出「倒董」,最後也得跟着群眾的尾巴走,今年7.1大遊行還不把握時機,全力衝擊特區政府,迫令689下台,便只會再度錯失歷史契機,真正體現直接民主,落實港人治港。
張震遠事件殊不簡單,手執689痛腳的劉夢熊已有言在先,如今只是臭屎難冚,自動引爆而已。事實上,香港商品交易所一直入不敷支,負責監管的證監會豈會不知情,遲遲未能出手勒令商交所交回自動交易牌照,以雙重標準處理事宜,肯定有人從中作梗,讓當事人可以時間換取空間,利用自己在政治上的特殊身份,招攬資金救援,苟延殘喘。誰有這個本領和權力拖延時間,阻止危機爆發,昭然若揭,且看那個傳媒有膽有識,窮追猛打,再揭醜行,直搗黃龍。
以張震遠一生賺取的薪津,總數估計只有4、5千萬元,又罕見地沒有投資物業,他名義上在商交所的投資獨佔5億多元,已令人質疑他的資金來源。商交所開業後長期未能開拓業務,資金最終不足以支付營運開支,理所當然。張震遠身為梁振英競選辦主任,在中聯辦和土共力挺下,成功抬捧689上台,一群二、三線地產商和中資蜂擁而至,論理要籌集10億8億元周轉,應非難事,犯不着有人要做假賬詐騙證監會,惹來一身蟻。
那群梁粉富豪雪擁荷包馬不前,原因只有兩個。
第一明知香港商品交易所檔生意冇得做。要搞商品期貨,後台更硬的李小加已後來居上,在國家支持下港交所已斥巨資收購倫敦交易所,為大陸未來期貨貿易發展未雨綢繆,但如果梁振英依然大權在握,特別是在土地供應和發展上可以呼風喚雨,可為富豪帶來巨額收益,區區幾億元的援助又何足道哉?如今見死不救,當然就是有人已經失勢,下台指日可待,「科水」填氹豈非笨蛋之至?(看官現時應該明白,何以任期已滿六年的張震遠最近仍可續任市建局主席兩年,而《信報》余錦賢又披露梁振英正密謀促成張震遠出任港鐵主席。兩個機構可謂香港最大地產「國企」,一旦成事,商交所的財困還會是問題嗎?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棋差一着,惟有盡快切割關係自保了。)
第二就是百億富豪身嬌肉貴,最怕惹禍上身。明知那是個賊竇,早晚會出事,淌渾水只會惹禍上身,智者不為,最好隔岸觀火,謀定後動。不信?一眾梁粉富豪如鄭家純、陳啟宗、羅康瑞之流,不是三緘其口,就是大隱於市,誰又會出來仗「義」執言,打救特首難友啊?
政治就是實利,永遠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葉可知秋,張震遠大樹一倒,猢猻難免四散,而劉夢熊掌握的黑金政治黑材料,還未出籠呢!結論就是,機不可失,倒梁運動,此其時矣!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