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好醫藥股 增長夠快

睇好醫藥股 增長夠快

【人口老化】
惠理的強項一直在於公司研究方面,所以揀股未必考慮板塊所在,蘇俊祺強調,「冇特登睇好乜sector,但我可以講俾你聽基金揀完之後,乜sector持有較多,分別係醫藥股、B股,工業出口股,同埋消費股」。
他指,中國經濟轉型,以往靠出口、金融帶動,未來可能在醫藥或服務業,增長會比GDP快。「我哋用GDP做benchmark(指標),未來十年有乜股票增長比GDP快,醫藥股未來三至四年增長都會比GDP快」。
蘇俊祺解釋,醫藥股增長快過GDP原因是人口老化,加上醫藥保健僅佔GDP的5%,跟美國的一成相比仍偏低。
他又指,醫藥股市盈率(PE)估值13至14倍,略高過市場,但相信未來發展潛力仍未被反映在股價上。他又指,A股、印度、泰國等,區內很多醫藥股都是20倍以上,盈利增長平均逾一成的內地醫藥股,相對估值便宜。

內銀股受政策牽制

內銀長線則未必太睇好,他指出,經濟及政策上,內銀有一定隱憂,例如利率政策,「息差政策賺取嘅係暴利,開放利率後嘅利潤水平會較現時低」,又指,壞賬未必會出現,但仍存在風險,令估值永遠都不會高,長線問題無法解決。
不過,蘇俊祺指,短線則充份反映上述消息,「只要經濟好少少,解決結構性問題,例如四大銀行1.15倍PB(市賬率)係偏低,可以重上1.3倍較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