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曼聯領隊費格遜光榮告別,英超下季將失去了這位執掌球隊26年的偉大領袖,看不見他𡁻香口膠,向球證怒吼,又或在更衣室的一切傳聞,球迷睇波時也少了樂趣。在NBA,有個人地位甚至更勝費Sir,他就是即將在下年2月退休的總裁史坦。
沒有費格遜,就沒有紅魔;沒有史坦,聯盟也絕不會有今天的局面。史坦比費Sir年輕一歲,已是70歲的老人家,更早於1984年成為總裁,「在位」29年,首個由他宣佈的「狀元」,已是火箭的奧拉祖雲。史坦運氣不錯,升為總裁的一季,剛好是84年這黃金一代新秀進入NBA,除奧拉祖雲外,還有米高佐敦,巴克利和史托頓。得MJ之助,NBA三個字火速成為金漆招牌。
史坦家長式的統治,與費Sir極為相似,在球員行為上管得極嚴,場外服裝令,場內零容忍。鐵腕統治下不少球員大為不滿,不過整體大方向是對的,因為NBA很多球員的行為真的要管;早幾年的更衣室藏槍,以及不時聽聞的吸毒食大麻,都可見一斑。
而史坦最大的成就,是把NBA打造成全球品牌。藉夢幻隊1992年橫掃巴塞奧運的契機,他積極讓NBA球隊暑假時四出征戰,在歐洲、美洲、亞洲都留下足跡;加上籃球無疆界活動,以及各種社區活動,令NBA既知名,又建立良好形象。就算經歷兩次封館,球員及經理人組織不斷的進逼,史坦也恰如其份,以不亢不卑的態度,領聯盟前行。明年2月就會退休,就看下月尾選秀會,那個有緣成為史坦最後一個欽點的「狀元」吧。
仙道彬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