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研究發現,濫捕和濫吃令20種石斑魚滅絕威脅惡化,倘不做任何管理或減少食用,牠們有機會於10年內消失,包括本港有售的香港紅斑、西星、老鼠斑和龍躉。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出,09年全球消耗的9,000萬條石斑中,有兩成是銷往香港的游水石斑,但當中原來有八成再轉銷內地,即中國才是最大用家,籲港府盡快規管活海產銷售,並帶頭於宴會中戒吃石斑。
籲港府宴會戒吃
港大太古研究所海洋和淡水生物研究學者薛綺雯與其研究團隊,分析過去20年的數據,發現163種石斑魚中,有20種面臨的滅絕威脅正在惡化。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該20款石斑分別有3種極危、5種瀕危,其餘均為易危。
薛說,倘不做任何管理及停止濫吃,上述20種石斑有機會於10年內消失,本港有售的紅斑因本身已屆瀕危級別,10年內滅絕風險較只屬易危的西星、老鼠斑和龍躉等高。
按聯合國糧農組織09年統計,全球有30萬噸、即約9,000萬條石斑被吃,當中約兩成為活魚。薛指八成供港活石斑會再被轉銷內地,認為本港作為中國活石斑市場的轉口港,應更新已過時的機制,將現時冇王管的活海產納入規管,監測其進出口數量、品種和流向。薛建議港府及各大院校牽頭於宴會中戒吃各類石斑,尤其是面臨絕種威脅的品種,以推動保育石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