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華語及少數族裔學生佔整體學生人數3%至4%,浸會大學研究發現,教育局八年前開始推行支援該類學生的措施成效不彰,包括未能減低他們的文化障礙、未能促進他們融入本港社會及為未能他們在教育機會帶來正面影響。
當局向該兩類學生提供的支援,包括額外撥款予學校、提供教授中文指引及支援教師,浸大教育學系研究六間有取錄該批學生的中小學,以評估支援措施成效。結果顯示,有關措施有助減輕學習中文障礙,92%受訪教師要求增加支援,不過政策無助緩和他們的文化隔膜,原因是支援措施着重中文教學;由於個別學校將非華語及少數族裔學生,與本地學生分開授課,無助他們融入社會;他們的中文水平因未能符合升讀大學水平,支援措施未能帶來正面影響。負責研究的副教授康真促請發展切合他們的中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