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br>超跑迷第一桶金 買法拉利圓夢<br>稀有品種

BIG SPENDER:
超跑迷第一桶金 買法拉利圓夢
稀有品種

網上交流平台Purpella創辦人楊嘉威,24歲就在投資銀行工作賺到第一桶金,用180萬購買第一部超級跑車──法拉利F355 Spider,他極有可能是九十年代最年輕、用自己所賺的錢購買法拉利的車主,甚至試過同時間擁有四部超級跑車。今日他依舊以超跑代步,由淺水灣的獨立屋駕車到中環及北角上班,但當年那股年少輕狂、想買就買的揮霍早就被時間磨平。買車也要買得精,迷戀“rarest of the rarest”的保時捷964 Speedster及法拉利F355 Spider,既因為罕有,亦因為背後的故事。
記者:吳宛蔚
攝影:麥永健
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楊嘉威位於淺水灣的獨立屋兩旁泊有一輛平治ML500,及全港只分配到10部的C63 Black Series,兩部都是太太用的座駕。多年來,雖擁有過不同型號的保時捷,如997 GT3和997 Cabriolet,及法拉利跑車,但只有花了10年時間才能找到的岩灰色(Slate Grey)保時捷964 Speedster,最得他心。1994年,他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修讀政治科學,邊讀書邊在保時捷門市兼職,適逢推出964 Speedster,他一見傾心。回港後到投資銀行工作,不過四年他就賺到第一桶金,足夠實現夢想買dream car,那時才發現當年車廠共生產了936輛964 Speedster,只有14輛是右軚,市面上已經好難找到。

全球限量600輛的平治C63 Black Series,香港只分配到10輛。

鋪排10年 只為激罕保時捷

他聯絡保時捷找到有關車款的買賣紀錄,發現香港只有三輛964 Speedster,其中一輛是陳列車,於是他聯絡其餘兩位車主商量轉讓,卻遭一口拒絕。他沒有死心,託英國朋友為他越洋尋車,最後鎖定一位居於蘇格蘭的汽車收藏家Alan,他先以電郵向Alan提出買賣邀請,後來趁到英國公幹而前往Alan的家探訪、每年又寄聖誕卡問候,他倆從此變成朋友,Alan由剛開始強硬地拒絕,變成答應將楊嘉威列入轉售名單的第一名。最終10年後由Alan手中買下這輛dream car。

保時捷的964 Speedster是一部「偷輕版」開篷跑車,車架以911 Carrera 2為設計藍本,故亦有人建議應叫911 Carrera 2 Speedster。此車款常有一個有關生產數量的爭議,有的說925,有的說936,其實兩者都沒有錯,前者是主生產線生產的總數,而後者則是加上Werks1製造的11輛特別版。

楊嘉威發現手上的964 Speedster不單是車廠生產批次中最後一輛,更是由專門為保時捷提供特別訂製服務及製造零件的Werks1部門製造,而非出自本來的911總生產線。第一手車主早於1993年10月已支付訂金,11月車廠才審批交易,但那時所有右軚汽車的製造已在夏天完成及停工,當時車廠的911生產主線已開始製造新款的993 Coupes,惟有安排Werks1代為生產。由Werks1生產的964 Speedster只有11輛,當中就只有2輛為右軚,其餘9輛由Werks1生產的964 Speedster,車身都比較寬敞。

相比起一般的964 Speedster ,Werks1 生產的擋風玻璃較斜較低。

車尾有一個龜殼狀似的凸起部份,其實用於收藏敞篷。

為了減輕重量,開篷是全人手操作。

$100萬寶馬換$50萬法拉利

家中只有三個泊車位,另一架心愛的法拉利F355也要另租地方安置,此型號的跑車是他擁有的第一輛車,對於汽車每個部件、性能他都十分熟悉,最愛以「它擁有我DNA」來形容法拉利F355。「以前在大學宿舍,房間掛着的就是F355海報,它是我與同房宿友的奮鬥目標。」
94年車廠推出F355 Spider,即F355的開篷版,他立即訂購,一年後新車到手,終於在25歲駕駛到夢寐以求的跑車。不過用了4年就把車賣掉改買其他新跑車,試過不同的車後發覺了和F355始終最合拍。他想回購全港只有兩部,同樣是開篷、藍色及棍波的F335,但他的舊愛已在新任車主手下出意外,而另一架竟然在好友Charles手上。
Charles同樣是車迷,一樣鍾情這架罕有的法拉利,他要楊嘉威從日本買到罕有的寶馬M3 E20,雙方換車才有一線希望。「他想要我那輛M3,終日將他的F355駕到我家吊我胃口,知我嫌他那部355內部簡陋,二話不說將它帶到賓利汽車維修中心翻新內部及座位。」最終二人訂下一車換一車的方案。「旁人眼中以為我賺了,以寶馬換法拉利,但實情是M3值十萬歐元(約100萬港元)而F355市價不過五萬歐元(約50萬港元)。」但為了心頭好就不能計較。

全港只有兩部藍色、棍波法拉利F355 Spider,他兩部都先後擁有過。

 

舅母啓發 種下行善種子

在美國十多年他都是寄住在賓夕凡尼亞州,舅父、舅母的家,對開篷跑車的興趣就是那時由舅父引發的。舅母是美國知名兒童外科醫生Dr Barbara Miller,「舅母一有時間就帶我到醫院探望住醫院的病童。」
雖然當年未有真正參與義務工作,但看到舅母明知道當個私家醫生一定比待在政府醫院賺得更多,但為了服務更多病人,她從未想過離開,更寧願犧牲休息的時間到國立賓夕凡尼亞大學任教,一有機會就利用自己的人脈、精神、金錢落力幫助有需要的人。所以自己有經濟能力之後就加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前年更創辦了慈善團體樂餉社,集中精神處理本地糧食問題。

在收到平治最新送贈的運輸車時,楊嘉威(左二)與樂餉社的同事合照。

全港唯一設有雪櫃的平治Sprinter,由平治車廠捐贈予樂餉社。

拉攏平治捐車運食物

他利用自己與不同汽車品牌熟稔的關係,拉攏平治車廠先後捐出兩輛汽車,讓他們每日可以為本地35間食物銀行運送新鮮食物,更鼓勵平治車廠的職員參與義務工作,幫忙包裝食物。上星期平治又捐贈一部Sprinter車輛給他們,還在車內特別安裝了雪櫃,屬全港唯一有雪櫃的Sprinter車款。

 

愛車日日揸 搵猛人保養

楊嘉威每天都會親自駕車送兒子上學、然後再到位於北角的辦公室上班,家中每輛車的里數都非常高,「我的車是買來用,非收藏品,就算再心愛、再稀有的車款我都堅持作日常使用。」他對汽車性能要求極高,車齡稍大的汽車一樣有新車出廠時的表現,他從不吝嗇保養及維修,除光顧原廠維修中心外,就只有位於柴灣的GTI Engineering能滿足他追求完美的要求。

擁碩士學位 修車天才

他對GTI的信心來自創辦人李偉文在賽車界的名氣,他是本地車隊華龍的技術總監,車隊旗下的車手馮文偉、潘德浚都是澳門及中國的賽車比賽常客,亦曾獲得獎項。從事汽車維修、改裝逾廿載的他,原來擁有英國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理碩士學位,主修交通工程及城市運輸規劃(Transport Planning & Engineering)。畢業後,以大學時培養對汽車維修的興趣做終身職業。他從未受過正式汽車維修訓練,卻愛閱讀汽車維修書籍自學,憑工程學的背景及英語能力,最擅長自己編寫電腦程式改裝汽車,亦可從歐美找到各式各樣的原裝零件。

GTI Engineering
地址:柴灣工業城一座地下6A室

李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