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場買不到《鐵甲奇俠3》的戲票不是甚麼意外之事,正中下懷的是大條道理可以向盧太陳述,有必要執行B計劃,改看另一套心水電影《向政府說不》。散場之後,聽太座評說男主角真的演得不錯,才放下心頭大石,難得這位一意只為看奇俠變身前或掀起面罩後,即係羅拔唐尼的女觀眾受落。亦拜曾飾演少年哲古華拉的墨西哥裔男演員──加爾卡西亞般奴,「型英帥正」程度不弱,方才討得歡心,始終咪又係「靚仔」因素定奪。
正如啲人成日話推舉劉華參選特首,你估真係因為勤力、誠懇(佢成日都話:「我結婚一定同大家講!」但係幾時講咗?),同埋待客意識到位(「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未夠㗎。」)咩?若有朝他真的會出選,「愛國愛港」呢啲入閘條件全冇難度,起碼他從沒就社會,莫講話政治議題發表意見,潔身得很。總之,其時女性選民投票率必定爆晒燈。至於戲中那位智利廣告奇才的「真實」俊俏度,我沒考究,點諗都應該好過晒我哋啲建制阿叔同民主大佬。政治講求化妝和包裝,但都不能做到整容效果,「樣好」亦不過是基本政治美學要求。
當然外表以外,還需內在配合。男主角不是東尼史塔克,非因英雄感作祟才挺身而出。最初只為滿足創作私慾而襄助反對派,參與競選工程,製作一系列宣揚改革變天的廣告。直至一天自身遭受威嚇,家人亦被迫害,方才痛徹明白,若然不去捍衞人權自由,人權自由亦無從保護個人生活,免受專政極權的魔爪威脅。如此領悟,該要怎樣透過短短15分鐘的電視「宣傳易」時段,不但扭轉國民,也是順民的苟安心態、且要拆穿世上所有專權者的共同謊言:「民主會導致社會大亂」、「沒有XX,就沒有安定繁榮」,還得激發民眾動起來,幾是不可能的任務。
智利革命成功 推翻極權
幸得奇才食腦,另闢蹊徑,破格而為,捨訴悲情灑狗血的窠臼,以幽默反諷的手法殺出血路,全程「NO!NO!NO!」召喚群眾,方能一竟全功。而劇情推進之間,剪接了不少當年的新聞、廣告和宣傳片段,還有遭受政治迫害者的訪問實錄,畫面呈現的是紀錄片般的紀實色彩,觀眾猶如置身現場,現實和想像穿插,交織最終的歷史結果。
智利人民憑藉覺醒,繼而投身,成功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革命,將極權政體推翻,攆走獨裁者,還政於民。
今時今日,港人睇呢齣戲,自是百般滋味,只盼泛民中人,亦能從中學嘢偷師,活學活用。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