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力量受傷了 (自由撰稿人 馮世邦) - 馮世邦

人民力量受傷了 (自由撰稿人 馮世邦) - 馮世邦

人民力量無疑是現時香港政黨之中動員能力最高的黨團,比起泛民主派的老大哥民主黨還要跑出數個馬位,究竟人民力量龐大的動員能力是從何而來?我敢肯定有很大程度都和黃毓民的政治魅力有莫大關聯。
人民力量給大眾的主要印象是激進勢力,和那個黑黃色的拳頭旗幟,還有一個大眾聽到人力的名字就會很容易衝口而出的名字,就是黃毓民。於社民連時期的「掟蕉」一事已經令社會把焦點集中於激進勢力的頭上,毓民也因此令到社會上更多人留意到他的議政能力。當然在以往的「龍門陣」以及其他媒體也令到毓民的知名度上升,因此得到了「流氓教授」的稱號。毓民對於人民力量的激進路線更有重大影響,人民力量有如他的「親生兒子」,基於他過人的議政能力以及政治魅力,令他和人力聲名大噪,對於他個人的讚賞甚至比人民力量的掌聲更加大,可見他的影響力對黨團發展有很大的重要性。

今次人力因毓民的離開必定會蒙受一定損失,因為他們最大的「武器」就是動員力,過往的遊行已經證實了,他們的隊伍往往都是最聲勢浩大,「快樂政治」也是他們的龐大動員力條件,不過一部份人是因為被毓民的個人魅力吸引從而支持人力,沒有毓民,那一部份人便會捨人力而去。正如二戰時期的德國納粹黨,他們的成功是建基於市民對黨的支持,使納粹黨有足夠力量推翻總統興登堡的勢力成就強大的納粹德國。也許人們對納粹主義都未了解清楚,只是對納粹有一個大概觀念,不過大眾對於納粹黨的支持大部份是原自於領袖希特拉的個人魅力和超人般的演說,如果希特拉突然退出納粹黨,日後德國也未必會團結打造成軍事強國。
我不是要指毓民是希特拉,而是要指出一個擁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對黨團的發展是極為重要,起了一個中心作用,失去了核心便會令這個機械效果大不如前。減弱了動員能力的人民力量使爭取民主的力量比先前變得更加薄弱,毓民的離開使人民力量的確受了傷,不過真正受傷的可是人民。

馮世邦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