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零食店新丁759阿信屋以廉價搶客,老行尊卻不看好,認為阿信屋在走裕記舊路。在觀塘經營日本零食店24年的辛先生指,一直透過本地代理商取貨,但從不配合建議零售價,「冇人可以左右我定價!賣唔去嘅我就賣平啲,取長補短,最緊要唔好過期」。多年前未雨綢繆買入舖面,不用為交租惆悵,可薄利多銷,最大籌碼是款式夠多,「(超市及阿信屋)肯定冇我咁齊」。
阿信屋被指是新霸權,他不認同,「做生意冇絕對霸權,冇話邊個搶咗邊個」。反而阿信屋不惜工本以廉價掛帥,部份貨品更以蝕本價清貨,加上不停擴張卻不買舖,租金頓成隱憂,「兩年啦,兩年後你睇吓佢點」。曾經風光的裕記前車可鑑,「一樣係咁開分店,結果𠵱家冇咗啦」。
阿信屋老闆林偉駿則認為,小店與他們的經營模式不同,可考慮引入外地「手信」,或仿效日本中小企,幾十間公司組成「商圈」,聯手向廠商入貨,爭取更好來貨價,同樣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