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德莉塔圖的角色杜麗絲是神經病的嗎?原著因為是文學作品,頗多杜麗絲的心理描寫,讀者更明白活在那個籠裏的她,是怎麼希望走出自己的新天地。電影版導演歌迪米拿沒有搞甚麼內心獨白,影片是平靜而客觀地訴說這個故事。因此我才覺得柯德莉塔圖的角色,不限女性,而是所有希望脫離階級社會,所有生下來便被迫扮演指定角色,可以說完全沒有自我的人,都會急切想逃出牢籠。
杜麗絲的煙癮很大,尤其你想像作品寫的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貴族社會,杜麗絲的抽煙既是焦慮症的症狀,也是代表了她與其他人不同。她會思想,會有感受,卻不知如何是好。與其說她和丈夫的妹妹是同性戀,我覺得影片開始的一段少女玩樂場面,表示她那時是多麼的自由快樂。她後來破壞了丈夫妹妹的戀愛,是怨恨,是失去自由的人不想其他人有自由,為甚麼我的少年同伴可以有自由,我不可以?我要破壞她。
杜麗絲在電影內不是惡毒的女人,即使是弒夫,也只是一念之間的事,看到丈夫每次吃藥都依照醫生的吩咐,一、二、三、四的把藥水滴進白開水裏,最初還每滴一滴她的丈夫都說出來:一滴兩滴三滴四滴,多麼令人討厭的規矩,德蓋魯便是這個制度裏的代表,即使吃藥,也是依足指示去做,他的人生像在出生前已經被設定了,他跟着走便是了。在他的心中,沒有個人,沒有自我,只有努力維護家族的傳統和聲譽。
性冷感的細節今天看來是太老套,其實安排她最初是有高潮的,是會叫床的,但丈夫害怕別人聽見自己的太太這麼淫蕩,不許她亂叫,於是連生理上的快樂也沒有了,所以只要跟丈夫上床便是冷感。這樣杜麗絲的角色便變得太過刻意,太過公式。這是我對這部電影唯一不滿意的小節。
因為柯德莉塔圖全片沒有表情,益顯導演將她視為一個形而上的象徵。她不是女權主義者,她不夠聰明,只是覺得自己生活苦悶孤寂,看不到未來,於是在某個爆發點作出殺夫的行為。
撰文:仰止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