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救民貸虛有其表幹部會內容曝光 負責人:做不起來

溫州救民貸虛有其表
幹部會內容曝光 負責人:做不起來

【民貸爆煲系列之二:溫州直擊】

中央去年3月急推《溫州金融改革方案》救市,其中在4月成立四間溫州民間借貸中心,被認為是解決民間借貸危機的撒手鐧。然而,記者前往其中一間當地民間借貸中心,參與只供幹部出席的培訓講座,發現這項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殺着,似已淪為「政績工程」,據其總經理徐智潛言論顯示,該中心對於解決溫州民間借貸問題,簡直是形同虛設。

溫州金融改革推出後,當地的銀行不良貸款率反而持續攀升,至今年3月底已升到4.01%,金額達到286億元(人民幣.下同),更是2011年下半年爆煲以來,首次超過4%,較全國0.96%水平高出三倍。而至去年年底,溫州無法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達到390家,比年初增加119家,顯示當地第二波金融危機正蔓延。他朝若有其他內地城市民間借貸爆煲,以同一手法處理的話,相信肯定又出事。

【場面冷清】
具有官方背景的溫州民間借貸中心,鮮有客戶上門。  本報記者攝

民貸中心僅處理8億登記

根據溫州民間借貸中心發佈的數據,目前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高達20.24%,即使在如此高利率下,企業仍然難以借到錢。徐智潛透露,成立一年多後,溫州四個民間借貸中心登記的借出金額只有8億元,與當地過千億元的民間借貸規模不成比例。溫州民間借貸中心的運作,完全談不上對於紓緩民間借貸爆煲問題達到任何效果。
本報記者抵達溫州首日,適逢人民銀行旗下的小微金融研究院組織全國金融辦幹部,在其中一間民間借貸中心,參加培訓講座。

記者進入信貸中心幹部培訓講座,總經理徐智潛自爆「業務做不起來」。

官員一走 職員「收工」

記者發現,該講座只供各省幹部出席,為的是讓幹部們學習經營民間借貸中心。據徐智潛介紹,中心通過為借款人和融資仲介機構提供配對,將原本處於無從監管的民間借貸進行登記,從而逐步規範,達到穩定金融秩序目的。
不過,面對滿座的金融辦「自己人」,徐智潛亦坦誠,「目前量還做不起來。」至於當地企業要避開官方民間借貸中心的原因,徐智潛認為有兩點:第一是溫州民企一般都不納稅,怕賬目為官方所知,會被查稅;另一點就是不想被銀行知道其實際財務狀況。他強調,「那怕一點業務也沒有,政府也要我們存在。」
另外,記者連續兩日在該中心觀察超過一小時,均未見客戶辦理業務,只見不同官員川流不息參觀。而官員一離開,職員就將場內顯示利率走勢、成交宗數的電子大螢幕關閉,形同「收工」,顯示一切只是「做樣」給官員看。
官方民間借貸中心難起作用,當地銀行大閂水喉,無疑令民企雪上加霜。記者向8間銀行詢問借貸,卻多數「摸門釘」。工行業務部副主任王晶晶稱,「銀行不良貸款一直上升,我們審批很嚴格,你們這樣很難獲批。」農行職員就直接拒絕,「現在新戶不會考慮。」

銀行難借錢 要求文件多

其他中行、建行、招行,及三間詢問的溫州本地銀行則要求,必需具備自有廠房擔保,並需提供十多項文件,包括過去三年交稅證明、5家合作企業名稱、兩年銀行對賬單等,才能獲得考慮。銀行難借錢,溫州民間借貸利率則居高難下。記者聲稱以買入一年的奧迪Q5型號汽車作押,向當地多家典當行查詢,年利率亦高達36至54%之間。

民貸2011年爆煲 掀自殺潮

【小知識】
溫州位於浙江南部,當地企業以皮鞋、打火機、眼鏡和服裝等生意發迹,被稱為「溫州模式」,但亦曾因做假貨而聞名全國。近年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以家族式經營的溫州民企轉型困難,利潤不斷攤薄,早年累積的民間資本流向炒房、炒煤,或變身為民間高利貸,謀取更高利潤。
民間借貸終在2011年9月爆煲,走佬潮、自殺潮湧現,當時的總理溫家寶曾在10月率領大批財金高官南下溫州救火,安撫情緒。去年3月,中央推出《溫州金融改革方案》,成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政策內容為規範民間借貸及增加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

溫州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