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林是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總監、九龍總商會副理事長、香港洋酒食品超級市場職員協會名譽顧問……人人稱他做「糧油大王」及「罐頭大王」,就算生意已交由兒子接管,每當米糧出現變動,傳媒還是找李廣林講解。涉及生意買賣的食品要貨如輪轉,但個人收藏品就要收收埋埋,從兒時玩具及書畫,還有瓷器、化石、郵票、錢幣等,甚至最新的雜誌也有,種類廣泛,各項的數量也是成千上萬計,但說到若走難都要帶走的就是這七件收藏。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程志遠、黃偉傑
記者走到李廣林在西環的辦公室,這是一幢四層高的唐樓,是李廣林的自置物業,地下是海味店,樓上是辦公室,其中一層是李廣林的私人辦公室,兩個房間共約1,000呎,每堵牆也是落地大櫃,上面放滿各式各樣的東西,最多是書籍、檔案夾、化石與貝殼。「你說得出的我都會有,錢幣、郵票、瓷器、石頭、化石……」在會議桌上放滿多本檔案夾,這本是古墨,那本是古董瓷器,還有火柴盒、錢幣及郵票等,以及曾接受訪問的剪報。
從前課本 一一保存
眼前一個頭髮斑白、年近八旬的老人──李廣林,是一本活字典。8歲已跟隨父親在中環街頭做流動小販,日本侵佔香港時,逃回家鄉肇慶避難,其後回香港繼續學業,畢業後賣吹波糖,並代理至今仍是香港人喜愛的零食──卡樂B薯片、四洲紫菜及甘大滋等,還有各類的糧油罐頭食品。對於與食品相關的演變,李廣林瞭如指掌,「七十年代末香港推行十進制,我是發起人。」李廣林邊說邊拿着收藏多年的剪報。
李廣林是一個收集狂人。在他的辦公室有一些殘舊的玩具火車,他用大細路的口吻跟記者說:「是讀書時代的玩具,當時住在香港仔,我有一間掛滿火車路軌及火車的玩具房,你看這些火車放了六十、七十年,仍看出當時的玩具幾好鋼水。」舊居被收地建成海洋公園,長大的地方已不復再,但物件仍在,足夠讓李廣林回想年輕時的瘋狂事,「大學時代砌火車時,左手食指頭被小電鑽弄至流血,自己負傷揸車去瑪麗醫院。」連以前的課本他一本也沒有棄掉,「每本我看過的書也會保留,有需要時可以翻看。」
在八十年代中,李廣林被港督委任為消費者委員會委員,在六年委任期內,周梁淑怡及李柱銘曾當主席。雖然八十年代中才被委任,但李廣林從1976年11月創刊的《選擇》月刊已開始收集,「有不同產品的測試及比較,就算過了這樣多年,也可以參考。」30多年來,每年他也將月刊結集收藏,已有35本。
七件寶貝 逃難必帶
七十年代開始,李廣林經常到世界各地公幹及旅遊,每到一個地方,也會將當地錢幣、火柴盒及石頭帶回來作紀念品,「以前每間餐廳及酒店也有火柴提供,拿回來是到此一遊的紀錄。」每個錢幣也套上卡紙,寫上錢幣的國家及鑄造年份保存,火柴盒也按收集年份放到盒內。經過逾數十年的收藏,李廣林的各樣藏品數以千計,除辦公室及家中,很多都放在貨倉,元朗就有一個貨倉是專門收藏古董瓷器,收藏量多得連他也數不清。
記者問如果有一天只可帶一些收藏逃難,他會挑哪些?李廣林挑選兩個勳章、錢幣簿、郵票簿、火柴盒簿、清乾隆硃砂古墨、清乾隆瓷器及一件兩億年前的古魚化石,「有很多更精緻的收藏,但它們太大件,不方便隨身帶走。」勳章、錢幣簿及郵票簿是多年來工作的見證,其他就是有較深興趣的研究對象。已步入杖朝之年,有否想過離開塵世時,收藏會如何處理?李廣林欷歔地說:「會傳給下一代。這些我全部花過心思去整理、研究,是我經歷過的東西,兒孫們沒有經過這一步,對它們沒有感覺。」
清乾隆粉彩纏枝描金象耳瓶
約25厘米高的清乾隆古瓶,是李廣林數年前在拍賣行以約100萬元購買。瓶子撇口、細頸、中間鼓腹、底部以圈足收尾,兩旁以鎏金象耳作裝飾,瓶身主要以粉彩裝飾繪上花紋,繪工精細流暢,色彩豐富艷麗。
火柴盒收集簿
李廣林喜愛收集火柴盒,他會將招紙撕下來,放在郵票簿收藏。左邊三張火柴盒招紙見證中國近代史,印有梅花鹿(上)是日本佔領中國東北部時生產的火柴;推翻清政府後,執政的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在1912年至1921年所使用的國旗(中);1924年,孫中山重申三民主義,其後振興國貨及挽回利權的字樣也出現在火柴盒上(下)。
郵票簿
從前資訊並不發達,主要靠書信往來與海外貿易夥伴溝通,一本郵票簿就是最好的工作紀錄。台灣是李廣林的主要合作夥伴,所以佔最多的是台灣郵票。
萬國錢幣紀念簿
每次出外旅行及公幹,李廣林也會將零錢儲起來作為紀念。一些偏門的國家如印度洋的塞席爾群島及非洲萊索托(Lesotho)也有,最古舊的一個是1905年鑄造的25仙法國銀幣。
清乾隆硃砂古墨
李廣林收藏有約數百件明、清古墨,清朝皇帝使用硃砂批閱大臣呈上的奏章,硃砂墨較黑墨罕有,他只收集了數件,這是最大的一件。約80厘米長的古琴外形硃砂墨,旁邊雕有「大清乾隆年製」,背面有「御賜」字樣,估計是乾隆御賜給大臣的禮物。
榮譽勳章
直至現在,李廣林共獲3個勳章,首個是1982年英女皇頒授的榮譽獎章,由港督尤德在港督府為他別上。97回歸後所獲得的兩個勳章,因為不時拿出來欣賞,所以有氧化迹象。
兩億年巴西魚化石
在求學時代,李廣林已迷上化石,在香港大學修讀工商管理學位時,會旁聽地質及考古課,曾深入非洲部落用身上物件交換化石與貝殼。廿年前到巴西公幹時買了一件約20多厘米長的化石,估計是兩億年前巴西魚化石,為李廣林收藏的化石中,魚形最完整的一件,可清楚看見魚鱗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