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錄:混音室變New Age屋 蠟燈放異彩

宅錄:混音室變New Age屋 蠟燈放異彩

把居室打造成工作間的SOHO模式(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不是新鮮事,有人換個角度,把工作間裝飾成居室一樣,工作玩樂小睡All in One,不論是前者或後者,都是忙碌都市人越來越嚮往的新工作形態。
記者:容慧心 攝影:楊錦文、蔡家輝

塔羅Feel工作室

不同Watt數及不同化學成份的Lava Lamp,會展現不同的流動姿態。

無拘無束、又富彈性的工作模式,尤其適合從事藝術創作的人。Simon擔任混音師十多年,他的工作室一點都不像群星齊錄賑災歌的典型Studio,反而像有塔羅牌占卜玩意的樓上Cafe,充滿New Age感覺。神秘的味道,來自昏暗之中發出七彩光芒的Lava Lamp,「一個人工作,日日對着機器『好死』!在網上看到這些Lava Lamp,訂了幾個不同顏色的,亮燈後,裏面的液體遇熱會不斷流動,很好看,於是越買越多!」 Lava Lamp即是蠟燈,通電後,底座的射燈產生熱力,令蠟的密度減低因而向上升,展現出不同的流動姿態,就像一幅動態的畫!到現時為止,Simon已擁有超過150盞Lava Lamp,他還會動手親自製作,說顏色光影為他的One Man Band帶來生氣。

大門與客廳之間放了茶几和藤椅,像不像塔羅占卜Cafe?

室內只靠幾支地燈提供主光線;混音房內有張梳化床可小睡,這樣的工作環境真Relax!

對着一排Panel、電腦和音響器材實在太沉悶,加了七彩的Lava Lamp,靈感也多起來!

印度掛布藏起紅磚牆

這裏另一個特色,就是到處掛起了大大幅的印度掛布,掛布上有不同的圖騰圖案,代替了油漆或牆紙,令整間工作室的氣氛更神秘。走近看,發現掛布背後原來是一幅紅磚牆,用來隔開混音室,「磚牆很好看,但時間久了,也會有沙石掉下來,所以用了不同圖案的布蓋着,看厭了又可替換。」除了工作,連裝修也講究Free Style。

Simon的Lava Lamp珍藏有不同系列,其中妖魔系列有惡魔、外星人等等,增添詭異氣氛。

電腦盒也被Simon來個大改裝,放入喜歡的紅黃藍綠彩色燈光和Figure裝飾。

投射螢幕前是L形梳化和電玩駕駛座,是Simon娛樂及招呼朋友的小天地。

Simon愛Free Style,累了,便坐上電玩駕駛座打機去,工作享樂二合一。

客廳是錄音室

那邊廂Simon把工作間變居室,組合V前成員Terry和Randy則把居室變成錄音室!兩人退居幕後,現主力音樂創作和監製的工作。一踏進二人的客廳,最搶眼的就是電視機前的一支咪Stand,聽說農夫就在這裏錄音!「歌手在這兒錄音更自在,看着窗外風景,而不是大玻璃房外面的監製,壓力小了,反而演繹得更好。」歌手在客廳唱,Terry在睡房裏聽和錄,大家就靠咪和耳筒溝通。Terry說一般錄音室有隔音牆,Home Studio就要靠一支訂購回來的Reflection Filter來吸音,它的外形像半個腰封,纖巧得很,但吸音力強,防止了聲音反彈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都未曾收過鄰居投訴呢。至於Randy的書房,就是錄結他的地方,由牆壁到天花都掛了草皮,以為綠化,原來有特別用途,「這些是仿真草的地毯,除因為我喜歡綠色,掛起來更有吸音作用。」

「來我們家錄音不是每位歌手都接受得到,但試過之後沒有一個不讚好!」 Randy(右)和Terry得意地說。背後是自家組合The Island的代表旗幟。

放在客廳的咪高峯和腰封形的吸音Reflection Filter。

Terry的房間也是錄音、作曲和編曲的地方。

Home Studio要添置的器材不算多,最揼本的是這部咪高峯擴音機,約60,000元。

電費貴兩倍

Home Office工作寫意自在,但有苦自己知,「為了幫器材防潮,抽濕機和冷氣機長開,二人花的電費比我屋企四人的電費要貴兩倍!」Terry苦笑道,除了實際開支,還有被懷疑是無業隱青的心理壓力,「錄音不會嘈到隔籬屋,反而鄰居和管理員不知道我們做甚麼,會奇怪我們為甚麼常常待在家……」 SOHO生活跟音樂喜好一樣非常個人,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喜歡與不喜歡。

Randy的書房是錄結他的地方,由牆壁到天花都掛了草皮,是吸音的小秘訣。

客廳沒有特別的擺設,地上一排二十多個結他,和一箱箱結他Effector就成了最佳的裝飾。

雖已退居幕後,二人仍與農夫的C君、DJ細蘇組成樂隊The Island。衣櫃也貼了C君親手畫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