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雌性 成年後變雄性

出生雌性 成年後變雄性

【特稿】
常見石斑魚包括紅斑、星斑和鼠斑等,連龍躉都屬這一類。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表示,除龍躉這類生命周期長達逾100年的品種外,石斑魚平均需約10年時間生長至成年,而所有石斑魚出生時都是雌性,成年後才會轉為雄性。
有指這種性別轉變特質,是石斑魚為進行交配而出現的自然現象;亦有魚類專家認為,這與石斑魚的雌性性器官於成年後衰老,雄性性器官趁此機會生長有關。

需10年生長至成年

程詩灝說,由於石斑魚需10年時間長大,又要等長大後才會轉為雄性,過份捕撈令不少雄性石斑被撈走,「結果連交配嘅機會都冇」;亦有不少石斑魚還未來得「變性」便已被捕,令石斑成功繁殖的機會越來越低,數量銳減。
石斑量大減對生態系統也造成影響。程說,石斑於海洋環境中有鑽挖石罅的習慣,藉此清走罅中積存的沙粒碎石,讓其他生物可居在這些隙縫中,若石斑量不足,可供這些生物居住的石罅也自然會減少。此外,石斑是雜食性捕獵者,體形較小的魚類,如螃蟹、章魚和龍蝦均是其主要食物,石斑的存在平衡了這些海產的數量。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