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城追捧的黃色巨膠鴨近日也累得要小休,不過它掀起的鴨仔熱潮卻一發不可收拾,食物界也有不少甜品以黃鴨仔造型,維肖維妙。其實鴨本身就是很好的食材,除了廣東燒鴨,原來淮揚菜中也有不少特色鴨菜,由經典傳統的到改良的,一道道鴨菜等着你呢!
記者:謝翠玲 攝影:許有達
廣東菜中最常吃到的鴨菜,大概就是燒鴨,但施師傅說在淮揚菜式中,鴨是很常用到的食材。施師傅說一般做菜會用上約四斤的鴨,但以他的經驗,則認為用三斤半的鴨更理想,肉質較嫩滑。由於鴨肉厚、脂肪厚,處理上通常都採取混合做法,像香酥鴨便是經過汆水,蒸煮,然後再油炸的三重步驟,才可以做得內軟而外脆皮不爛。而很多人會覺得鴨較羶,其實要處理也不太難,只要在烹煮之前,把鴨臀位置剪掉,便不會成隻鴨都一身羶了。
不少人覺得鴨很肥,但其實肥的是鴨皮,鴨肉是營養很豐富的肉類,而且跟牛豬不同,鴨肉的不飽和脂肪酸較多,較不易提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此外,鴨肉的鉀含量高,加上其他微量元素,對幫助心血管系統和體內酸鹼平衡有幫助。不過鴨肉性寒,最好配上熱性食材如薑或葱等同煮,像薑母鴨便是很著名的暖身鴨菜式。
米鴨
在超市或肉檔看到的多是冰鮮米鴨或番鴨,米鴨皮厚油脂較豐富,肉質較腍嫩。
番鴨
番鴨比米鴨大隻,原產於中南美洲,而原來牠跟米鴨是同種不同屬,肉質鮮美而皮層的油脂較薄。
示範:施超群師傅(晉薈總廚)
擁有超過18年入廚經驗,曾於著名上海菜食府留園雅苑任職,並於2004年加盟帝苑酒店得獎名店東來順。施師傅擅長滬菜,通曉上海菜的特點,做到每道菜均湯鹵醇厚,濃油赤醬,糖重色豐,鹹淡適口。
椒鹽八寶鴨
表面看來平平無奇,色澤沉實的八寶鴨,筷子插進鴨子便會發現另有乾坤。鴨子肚內釀滿各種香口惹味配料和糯米飯,炸過的鴨肉和皮的油香滲進飯中,越吃越滋味呢!
時間:2小時30分鐘(未計浸糯米時間) 難度:★★★★ 份量:6人
材料:
鴨1隻(約3斤半)、火腿粒/蝦米/瑤柱粒/冬菇粒各5錢、蓮子10顆、糯米(浸1晚)4両、薑2片、油/椒鹽各適量
醃料:鹽/糖/沙薑粉/五香粉/花椒粉各1茶匙
調味料:生抽/老抽/蠔油各3湯匙、雞粉少許
做法:
1. 鴨洗淨抹乾,加入醃料塗勻內外。
2. 將已浸好的糯米瀝去水份放入蒸鍋,以中火蒸1小時,直到糯米飯熟透。
3. 火腿粒、蝦米、蓮子、瑤柱粒及冬菇粒汆水。另燒熱鑊,下油爆香薑,加入已汆水的材料和調味料,再加入糯米炒勻。
4. 把炒好的糯米飯釀入鴨中,把尾部封好。先隔水蒸45分鐘。另起油鍋,燒熱油,放入鴨炸至金黃色,撈起瀝乾油,將鴨切件,配椒鹽食用。
五香鴨舌
未曾嘗試過鴨舌的人可能會覺得吃鴨舌有點恐怖,可是吸收了香料的鴨舌肉質獨特爽脆,卻是讓人一試難忘呢!施師傅說做這道鴨舌菜以用新鮮鴨舌最佳。如何辨認到鴨舌是不是最新鮮?便要看看鴨舌有沒有那兩條像觸鬚的東西了!不過一般市面較難買到這種鴨舌,用急凍的來做也可以。
時間:40分鐘 難度:★★ 份量:3人
材料:
鴨舌15隻、桂皮/八角各5錢、紅椒1隻、薑2片、葱(切段)4條、水/麻油各適量
調味料:冰糖2両、生抽/老抽/紹酒/蠔油各3湯匙
做法:
1. 鴨舌洗淨,放入滾水中汆水,瀝乾水備用。
2. 爆香薑、葱、八角、桂皮及紅椒,加入鴨舌略爆炒。
3. 加入調味料,加水至蓋過材料,煮滾後收中細火燜15分鐘。熄火,淋上麻油即成。
香酥鴨
傳統的香酥鴨可說是中吃不中看,施師傅說因為要先把鴨做得酥爛才拿去炸,吃起來較香,但賣相卻是鬆鬆散散的,所以他作出改良,讓鴨身保持完整之餘,仍有酥香的質感。
時間:3小時 難度:★★★ 份量:6人
材料:
鴨1隻
醃料:花椒5錢、玫瑰露1湯匙、粗鹽4両、薑2片、葱4條
做法:
1. 鴨洗淨抹乾,把醃料拌勻,塗抹在鴨身內外,醃2小時備用。
2. 將鴨汆水,再隔水蒸45分鐘。
3. 燒油至大滾,放入蒸好的鴨炸至金黃色,撈起瀝乾油,切件即成。
京葱扒鴨
鴨肉味濃而皮脂豐富,適宜以較濃重的調味處理,京葱扒鴨便最對味了。鴨肉軟糯,而更教人驚艷的是那燜軟的京葱,吸收了所有鴨汁精華,想不好吃也難!
時間:40分鐘 難度:★★★ 份量:3人
材料:
鴨1隻、京葱1斤(切段)、冬菇/冬笋各2両、薑2片、葱4條、水適量
調味料:冰糖2両、生抽/老抽/紹酒各3湯匙
做法:
1. 鴨洗淨抹乾。燒熱油,把鴨炸至表面金黃色,撈起瀝乾油。
2. 京葱切段,冬菇和冬笋切片,葱切段。爆香薑、葱,下冬菇、京葱、冬笋,加調味料煮滾。
3. 放入鴨,加水至半浸鴨身,滾後收細火燜2小時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