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那些年:講漏Please 籐條侍候

香港那些年:講漏Please 籐條侍候

以前粵語長片的蜑家妹要扮大家閨秀,除要練好英語,還得去儀態學校學舉止談吐、餐桌禮儀、剪裁衣服,才能搖身一變成令街坊跌破眼鏡的名媛淑女。多年來為香港小姐上禮儀課的莫Auntie(莫何敏儀),嫁給中英混血兒莫天賜,成長於英式禮儀之家,端莊婉約,儀態萬千……回憶,颯一聲回到上世紀二十年代,那個漁歌晚唱的香港小漁村。

記者:陳慧敏 

攝影:林栢鈞、伍慶泉

場地提供:Osteria@香港金域假日酒店

腋下夾報紙 練切牛排

為選擇拍攝場地,我跟莫Auntie通了幾次電話,她熱情、反應快、有交帶,言出必行,這不只是禮儀,還是一份修養。

莫Auntie的爺爺,當年為美國石油公司德士古工作(Texaco,即今日加德士前身),受殖民地文化薰陶,住獨立大屋,爸爸一輩總計七兄弟姐妹,各有一位白衫黑褲的媽姐或奶媽照顧,司機、花王隨時待命,連幾隻看門狗都有專屬看護人,恰是粵語長片裏世家大族的排場。莫Auntie:「飯廳擺放西式長餐桌,無論吃中餐還是西餐,爺爺都用刀叉吃飯。爺爺嫲嫲各坐一端,爸爸一輩七兄弟姊妹按長幼輩份排住坐。」孩子們坐得腰板挺直,祈禱過後,待爺爺嫲嫲先動手,方可跟着吃。吃飯、喝湯不可發出聲音,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最好能跟爺爺嫲嫲同步。練習切牛排的正確姿勢時,還得把報紙夾在腋下,整個過程以報紙不掉落地為合格,「假如你想早點離開餐桌,就要問:『Daddy, may I leave the table please?』得到爺爺首肯,才可以慢慢站起,推好椅子離開,」莫Auntie:「那句『Please』跟『Thank you』很常用也很重要,卻最易讓人遺忘。誰犯規,爺爺一個眼神,全場肅靜,籐條燜豬肉沒情講。」嘩!那簡直是《仙樂飄飄處處聞》裏的魔鬼老竇,「是呀,就像看電影一樣。」
最有效的禮儀教學是傳承,爸媽怎麼做,孩子怎麼學。那種優雅得體的生活細節,早已注入何家大小的血管裏,禮儀不只是動作形式,也是生活態度,源自對身邊人與場合的尊重與感激。每次與人合作後,莫Auntie都親手寫張感謝信向人道謝,這份纖細心思讓幾位歐美合作人既驚喜又感動,就連甚麼場合穿甚麼衣服,都要給人一種有文化的感覺,如宴會Dress code寫明「Black Tie」,指的就是正式場合,男的要西裝打呔,女的要穿拖地長裙;去教堂參加婚禮,要戴帽子,要戴手套,莫Auntie:「現在人不理甚麼『Black Tie』了,穿閃亮迷你裙赴宴者都有,穿拖地裙倒反顯得落伍,一切都變得Scale down了。」

邊聽莫Auntie講故事,腦裏出現《仙樂飄飄處處聞》的幕幕畫面。

莫文蔚跟德國籍丈夫結婚,也主動做齊中西式傳統禮數,跪地奉茶全自動,感覺自己特別乖。

一頓飯教禮儀

禮儀漸漸消失,問題到底出在哪裏?標準答案是:「時代不同嘛!」、「做父母好忙。」或乾脆推卸:「學校都沒有教。」其實要教,有心教,吃頓飯的時間已經足夠,莫Auntie:「現在上茶樓喝茶,經常看到一家四口,爸爸在看報,媽媽在煲電話粥,子女們在打手機遊戲機,同枱吃飯完全零交流,多糟糕!」當年她為無綫做開荒牛,忙到不得了,晚上有甚麼應酬都得抽時間回家吃飯,為的就是聽一家人講講每日鎖事,維繫感情之餘也可乘勢向孩子灌輸正確做人道理,特別是對女孩子,要她們學好禮儀舉止,要給人溫柔和討人歡心的感覺。
話說有次她乘地鐵,見到一對母子擘大口吃嘉應子,吃到發出噪音,兩顆嘉應子在嘴裏如何翻騰,她看得一清二楚,她說:「好辛苦,好辛苦才壓下叫那媽媽好好教導孩子的衝動,試想,孩子一直這樣子吃飯,直到長大後出來工作才發現失禮,到時就醜死鬼了。我們這一代,不管甚麼國家民族,好的事情就應該學,那將受用一生。」歷來,除替準備出國升學的學生們主持禮儀班外,十多年前她還出版過兒童及成人餐桌禮儀DVD,所得收入捐給廣西的兒童辦學團體。

小餐巾,除防止食物沾污衣服外,還可用來輕輕抹嘴遮百醜。

莫Auntie曾出版《餐桌禮儀(兒童篇)》DVD。

誰有禮貌?誰沒教養?

這幾年來,莫Auntie不時為香港小姐提供禮儀講座,讓她們以最優雅姿態示人。如在餐廳裏,侍應幫你鋪好餐巾,這條小方巾可以幫你遮百醜;又如喝湯,西湯喝法湯匙由內往外舀,中湯則由外往內舀;又如吃意粉,每次只能用叉子捲起兩條意粉放入口,這些統統都是簡單的餐桌禮儀。洋洋灑灑講故事,不如來些實際例子以儆效尤,好的壞的,請自我審查對號入座。

莫Auntie為各屆香港小姐候選佳麗,進行禮儀講座。

蓋茨握手插袋

今年4月,微軟創辦人蓋茨與南韓總統朴槿惠握手時單手插褲袋,被韓國網民罵沒禮貌,各地傳媒即翻舊賬,發現去年他與法國總理奧朗握手時,也一樣單手插袋,這顯然是他的壞習慣。對於這個呂奇Pose,莫Auntie:「握手時要有眼神接觸,要微笑,否則會予人不尊重的感覺。幾十歲人,連最基本禮儀也做不好,管你多富有,都會給人壞印象。」

王妃彎錯腰

貴為英國王妃,凱蒂當然有專人教導皇室禮儀,大婚當日與威廉王子坐馬車接受群眾歡呼,每經過戰爭紀念碑即收起笑容,低頭敬禮,向殉國士兵致敬,儀態完美無瑕。然而今年3月,懷孕五個月的她與丈夫參觀St. Patrick's Day巡遊時,鞋跟不慎卡在水渠蓋裏,莫Auntie:「她不該彎腰整理鞋子,這動作不好看。其實只要說一聲,身邊警衞長、丈夫自會為她解圍,這就得體多了。」

奇諾李維斯恭敬點頭

一個人是否有禮貌,絕對可從細節表現出來,莫Auntie:「從電視或報章報道見到奇諾李維斯,他一直都很懂東方禮儀。交東西給別人或接受物件時都用雙手去接,與人握手時會恭敬地微彎腰點頭。一個荷李活巨星,有這樣的舉止很令人欣賞。」

蕭芳芳好學不倦

蕭芳芳演活不知大體的林亞珍,本身的雍容爾雅卻毋庸置疑,曾是英語老師的莫Auntie更欣賞她媽媽,在她已是當紅小童星的時候,蕭媽媽還堅持讓她每天跟男拔萃的英文老師William Smiley學習正統英式英語。往後蕭芳芳一直求學,保持積極進修的態度,1997年曾推出《洋相》,以簡潔文字寫出英美社交禮儀重點,「媽媽為女兒開拓了這樣的方向,女兒就會跟着這方向走,不斷提升自己。」

蕭芳芳《洋相》

培訓小紳士小淑女

昔日要學習禮儀,要當大家閨秀,靠不了家族薰陶,就得跑去禮儀學校惡補。
六十年代末,以由華麗娜創辦的儀態訓練班最有名,女孩子們以學習到一口流利英語、把自己塑造成有儀表的白領階級為榮;時至今日,教育水平提高,大家對生活或餐桌禮儀都有基本認識,不過有好多父母,還是決定把孩子們送去正式禮儀學校上課,當遊樂堂也好,為將來出國準備也好,趁早為成為紳士與淑女鋪路。
在熱鬧的「Brandon Learning Centre」教室裏,來自英國威爾斯的Jessica穿着及膝小傘裙,腳踩高跟鞋,說話輕盈,形象似十足《Sex and the City》的貴族Charlotte。她在1998年因公務來港,翌年定居,那時她有感很多香港人說英語沒信心,不少明星名人或商界朋友也找她教授各種英美禮儀,以備出國或移民發展之需,於是在2006年開辦本港首間沿用英國政府認可的English Speaking Board課程的英語會話培訓中心,兼舉辦各大人小童禮儀班及下午茶禮儀班,延續這份英國風情。
採訪當日,課室裏擺放了傳統英式下午茶必備的三層塔,幾個七八歲小朋友由「Lady First」學起,入席下午茶房間。席間,小朋友們學習英女皇小歷史,抱着Jessica那個有三百年歷史的家族珍藏英式茶葉罐,學習品味不同種類的茶葉,輪流分吃英式下午茶必備的鬆餅與青瓜三文治。一味吃當然失禮,所以也得學習玩玩傳統英式下午茶必玩的考記憶力小遊戲,學習找話題和接話題,保持茶敍氣氛,勿讓主持人難堪也是禮儀之一。Jessica:「最重要是讓小朋友學懂顧及他人感受,例如大家初次見面,就該找些大家都該知道的話題。」而最該談的話題,其實很簡單,就是天氣!Jessica:「香港包融世界各地文化,很容易找到英國、美國、意大利和日本等餐廳,所以無論大人或小朋友,對世界各地的餐桌禮儀或食物,都已經有基本認識,學起來就更得心應手。」

享用下午茶時,屋主會替賓客逐個添茶,別心急自己動手。

Jessica把家族徽章造成金戒指,為信封蓋章。

上課前,小朋友先學習一下英女皇簡史。

三百年歷史茶葉罐是家族珍藏,小朋友任摸唔嬲。

糖罐小湯匙,印有王室頭像,很精緻。

Jessica一直都保持這優雅舉止打扮,學校秘書偷說沒見過她穿長褲。

Brandon Learning Centre(2575 1761)

地址:銅鑼灣禮頓道21-23號均峰商業大廈1A
查詢: http://www.brandoncentre.com/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