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對我說,中環是香港金融中心的象徵,佔領中環會影響金融中心運作,打擊香港國際形象,國際投資者或會減少在香港的投資,因此,我參與佔中是傷害香港利益。國際投資者有獨立判斷,見慣世面,知道亂有不同亂法,一定先查明箇中原因,這個由大學教授和牧師發起,社會各界參與的行動,究竟是搞甚麼?
一問之下,國際投資者或會嘩然:「吓,香港原來沒有真普選!」在他們眼中,香港是非常先進城市,所有事物都站在最尖端位置,但竟沒有普選這基本人民權利,簡直匪夷所思。國際投資者依賴國際傳媒提供的資訊和觀點,《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傳媒將會把佔中定性為溫和人士爭取權利,抑或是壞分子搞亂香港?我拭目以待。還有,這位朋友仍是我朋友,大家暫不談佔中,我們的關係在佔中前夕或會面臨另一次挑戰。
北上做生意 早身受其害
本文標題〈商界應該支持真普選〉是一種肯定的說法,不是假設,不是希望。我肯定,是因為我是一個商人,我認為別無選擇。生意人渴望得到的,是一個穩定營商環境,顯現香港核心價值:自由、公平、公開、包容。在穩定環境,生意人可專注自己強項,做好一盤生意。
業務牽涉到內地的香港商人(等於差不多所有香港商人),全部身受其害,為內地的人治制度、貪腐官員、不透明司法制度等,付出代價。香港商人看得最清楚,在沒民主的地方,能保護商人,是運氣。好運的話,有關係的官員會幫手排難,不好運的話,例如相熟官員忽然消失,便好自為之。
生意人希望靠制度,包括法律和規例,政府訂明清晰遊戲規則,他們在規則內發揮所長。守護制度最有力保障,是民主。由民主產生的政府,須聆聽不同界別聲音,包括商界。全世界民主國家,都有親商界的政黨。商界從來不抗拒民主選舉,甚至視之為最能令政府聆聽商界聲音的工具。
很多人說,商界傾向保守;「保守」這兩個字值得斟酌。我認為商界之所謂保守,並不是思想保守,不願意認識新事物,相反,商人生存之道是創新。商界之所謂保守,是指商界是現有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商人不願意改變現狀。商人「保守」,大前提是現狀是不錯的狀態。問題是,香港的現狀是否不錯?
缺民意基礎 政府施政亂
在香港現時的政治制度下,大部份香港商人不快樂。一個欠缺民意授權的政府,在強大民主派勢力下,是一個欠缺自信的政府。欠缺自信政府施政時,一是錯漏百出、製造混亂,一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香港的政治現狀,是商人須面對一個慌失失的政府,政府每做起事來,都面露萬般委屈。政府被人批評是常態,全世界政府都時刻被反對派狂轟,有民意認受性的政府視之為必要的雜音,憑信念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香港營商環境最大問題,是政府施政欠缺信念,因為權力基礎虛無。政府官員每日最緊張,是傳媒有否針對自己的部門。政府施政像救火,四處撲熄由傳媒燃起的火頭。政府欠缺認受性,傳媒便代表了民意。政府應做的不敢做,不應做的胡裏胡塗做了,這是商界的現狀,距離快樂太遙遠。我還未說到地產霸權。
民主不能解決香港所有問題,這是肯定的。政府系統不會因為民主而突然改變,基本上都是同一班人,隨着民主而改變的是心態。有認受性的政府是有自信的政府,一個人做同一件事,有否自信,決定這件事成敗。回歸前,香港公務員隊伍被譽為最優秀,回歸後公認水準日降,我不認為是公務員質素突然變壞,變的是心態,公務員近年的毛病,是弄不清楚民意認受基礎。
等中央醒覺 想法不務實
很多人說,內地無可能接受一個它管治的地方不完全受控制,因此不可能接受真普選,爭取真普選等於有意觸怒內地。也有人認為,能夠令內地放心,讓香港人早日有真普選,最佳方法是不要跟內地對着幹,讓內地慢慢建立對香港的信心,有朝一日,內地或會降低參選門檻。我以前也是這樣想,是很久以前。
從務實角度出發,等待內地對香港產生信任,是很困難,原因是香港民主派不會消失,繼續令內地不安。相反,政府施政頻失誤,民主派聲音越來越大。民主聲音一日存在,內地不會放心讓香港步向真普選。拒絕承認民主派存在,豈不又是不務實嗎?所謂民主派,主要是來自不同界別支持民主人士,須注意的是,民主派之中,不少是年輕人,而且出現越來越年輕的趨勢,這些人看法不會輕易改變,而且抗爭行動越見激烈。
商界要想清楚這點,回歸十多年,內地沒法贏取香港人的心,這現象不會改變。一件事努力去做,做了十多年,也做不好,看淡有根據。民主派主要來自教育、法律、傳媒、文化界別,這些人擁有影響力和組織力,內地統戰要面對强大勢力。
內地贏不到香港人的心,也要檢討自己須負的責任。須知道香港人生活在不同環境,「維穩」在內地或者是人民能接受的概念,在其他地方卻被視為違法。劉曉波、毒奶粉、貪污等一浪浪衝擊,製造出的影響,不單止是文化差異,而是大是大非問題。香港人不容易接受內地對民主自由的價值觀,是鐵一般事實,一段關係出現問題,須看兩方面。
商界對民主一向沉默,槍打出頭鳥,主要是怕被人攻擊。支持民主人士,過往很少視商界為同路人,甚至有些人仇視商界。我覺得是時候打破這隔膜,商界其實不敵視民主,假如民主可帶來更好的營商環境,商界沒理由不支持民主。
唐英年想贏 要企出來撐
商界不要忘記2012年特首選舉的教訓,那時候,商界普遍支持的唐英年,最後落敗,過程中發生了甚麼事,眾說紛紜,商界至今被蒙在鼓裏。假如唐英年四年後想再選特首,我建議他現在站出來支持真普選,去年特首選舉的教訓是,小圈子選舉對商界未必有利,假如去年特首選舉是真普選,唐英年不會大敗,甚至有勝算。
我表態支持佔中,之後有商界朋友找我談,他們想了解我的想法,我認為這是好事。我的決定其實非常務實,香港營商環境不好,而且水平下降中,內地情況不能提升香港人信心,香港民主派力量只會越來越走向激進。商界覺得難接受我的說話,是因為我說穿了皇帝沒穿衣服。走出這困局的最佳方法,是真普選,這是一個理性計算。
蔡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