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粒冚私貨值6,000萬 <br>海關查內河船揭破 四年來最大宗

膠粒冚私貨值6,000萬 
海關查內河船揭破 四年來最大宗

【本報訊】走私集團大小通吃,利用三個大貨櫃報稱運送塑料粒,暗中走私大批攝影器材、電子零件,還有瀕危物種如象牙、穿山甲鱗片等前往內地,總值6千萬元,海關人員日前在屯門海域將走私內河船截獲,這是四年多來最大一宗海上走私案,暫未有人被捕。
記者:譚健文

海關兩名指揮官講述緝私經過,行動中搜獲大批電子器材。譚健文攝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人員根據情報分析,連日追蹤一批數量龐大走私貨,本月16日,關員在屯門爛角嘴對開水域,截查一船準備離港前往虎門的內河船,發現有八個報稱運載塑料粒和木材的大貨櫃有可疑,於是連船帶櫃駛返屯門內河碼頭海關驗貨場檢驗。
在大型X光機檢查下,證實三個報稱是塑料粒貨櫃內有九成位置收藏走私物品,開櫃揭發共藏有4,200部名牌相機和鏡頭、6,200部平板電腦、42,000件電腦硬碟、16萬5千件各種尺寸的液晶顯示屏、7,800件電腦底板、90萬粒集成電路,還有200公斤瀕危物種的產品,包括象牙、穿山甲鱗片、乾海馬、乾海龍等,全部走私貨總值6千萬元。

不法分子將塑料粒置於貨櫃入口(紅框示)以掩飾走私貨品。

暫未有人被捕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二組指揮官林由德昨在記者會上透露,調查後證實船上工作人員只作付運,沒有參與走私,案件暫未有人被捕。林由德表示,不法分子利用頻繁海運貨物進出口活動,企圖蒙混過關,該批大規模走私貨若成功偷運進入內地,將瞞稅千多萬元。走私屬嚴重罪行,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士輸出未列艙單貨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
海關在2008年10月在屯門截獲內地貨船的16個貨櫃,搜出2億元的高價走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