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膽,一兩啖刺身太寒酸了。因為一啖海膽的香,要大啖大啖才夠豪氣,才會享受到海膽那「齒頰留香」的滋味。所以我比較喜歡用牠來做出不同菜式。最近發現了買鮮活海膽的好地方,開始不斷鑽研海膽菜式。
要用很多的海膽去做菜,當然不可能用入口的巨型加拿大海膽,比較實際又環保的,可以用本地屬於南中國海的海膽,西貢經常有售。一般人會有疑問,本地海膽可以生吃的嗎?水質可以嗎?吃海膽不像吃蠔,只是吃膏,腸臟是全去掉,然後用熟水(漁民用海水)沖洗乾淨,吃貝類如蜆及蠔,是整體連腸臟吞下去,生吃當然要選擇水質。不過,普通街市檔沒有合規格的刺身雪櫃,所以他們賣的海膽不宜生吃;但只要海膽是原隻鮮活的,本地海膽也可以生吃。
在西貢售賣的,有海膽及海刺。一般市面上用來做刺身用的,是海膽,膏的顏色金黃,外形與海刺分別在於殼上的刺粗而短身。海刺殼上的刺明顯地比海膽長而幼,而膏的顏色是淡黃,吃來沒有海膽的Creamy,但我倒喜歡牠清爽,香而不膩,海水味也少一點。
用海膽做菜式,我喜歡配天然的,清新一點的做法,不會奪去海膽的鮮。快蒸或微溫蒸煮是好主意,不會令海膽肉質變硬,保留鮮與滑。
那就可以放心大大啖吃街市買來的本地環保貨,大膽豪一番。
貴族蒸海膽
傳統的香港水上人菜有海膽蒸蛋,但是熟透的,也蒸得過火,海膽變硬了,又沉在蛋裏不知去向,像南投可以吃到啖啖海膽加滑蛋的香,只是間中吃到一些硬粒,令人沮喪。這個版本蛋裏有連蛋低溫蒸熟的,上面有生的,兩種層次一齊享受。單身貴族一個人自己豪一番,也不會浪費。
材料:
活海膽2隻(1隻有5片膏)、蛋1隻(約50毫升)、水125毫升、鹽/胡椒粉少許
做法:
1.
海膽從頂部剪開,去除腸洗淨,用小匙羹挖出金黃色的膏。
2.
水加溫煲至65℃。蛋加入鹽及胡椒粉,徐徐把溫水攪入拌勻。
3.
蛋液倒入海膽殼內,每隻加入3片海膽膏,用中火蒸10分鐘。(如用蒸爐校85℃蒸10分鐘。)
4.
取出,每隻鋪上2片生海膽刺身即成。
貼士:
開海膽要從嘴那一邊剪開,底部沒有洞,蛋液不會漏出,如果有洞,可以先鋪一小塊錫紙。
海膽水晶宮
意大利有知名的海膽意粉,用辣椒、番茄、蒜及欖油煮意粉,加入麵暖暖的兜勻熱吃,啖啖鮮濃海膽香。我們香港有海膽炒飯,但炒飯一定要乾身才好吃,所以難免連海膽都炒乾了。我覺得倒不如做個涼拌麵。自己來做個水晶粉其實很簡單,海膽加點自種香草、欖油及蒜茸做惹味醬汁撈粉皮,原汁原味。
材料:
海膽50克
水晶粉:水250毫升、馬蹄粉3湯匙、生粉1湯匙
醬汁:蒜茸1湯匙、金不換10克、橄欖油2湯匙、海鹽半茶匙
做法:
1.
海膽醬:蒜茸、金不換和海鹽用小石樁磨成茸,加入橄欖油攪勻。海膽取半盒攪勻。
2.
做水晶粉。把馬蹄粉及生粉以50毫升的水拌勻成粉漿。
3.
剩餘的200毫升水煲至微滾約70℃,粉漿放入耐熱的器皿內,一邊不斷攪勻,一邊撞入70℃熱水,攪勻成薄糊狀。
4.
粉漿倒入長方形蒸盤,入爐用90℃猛火蒸10分鐘。
5.
取出,待完全涼透至不黏手時,置雪櫃冷卻。冷卻後取出切條成水晶粉,加入海膽醬撈勻即成。水晶粉上再鋪上半盒海膽。
黃金黑豆布丁
這菜式看來像一個甜品,質感也似布丁,但不是甜的,可以熱吃,可以雪凍吃,只須撈勻蒸熟,快靚正,勝在以本傷人夠膽夠豪。市面上有黑豆豆漿賣,但要選擇無糖的來做。如果買不到無糖的黑豆漿,可以改用黃豆漿。你也可以用50克的黑芝麻,先炒香,然後與500毫升的無糖白豆漿用攪拌機打勻,隔渣便成芝麻豆漿,又香又可以烏髮!
材料:
無糖黑豆漿500毫升、海膽2板、番薯粉/石膏粉各1茶匙、日本豉油3茶匙
做法:
1.
把無糖黑豆漿、石膏粉及番薯粉撈勻,分別倒入耐熱的小杯內。
2.
加入海膽1板,分別放入每個盛了豆漿的杯內。
3.
中火隔水蒸13分鐘至凝固。(如用蒸爐用85℃)
4.
放上其餘的海膽,淋上日本豉油大啖吃!
作者:徐蒝 攝影:陳盛臣
場地及廚具提供:Private Lounge by Mie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