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已說過幾次不願意在雜誌或電台節目推介好書,因每人口味各有不同。但延伸下去,還有另一煩惱,就是不時身邊認識的朋友要出版著作時,會邀我幫忙寫序言,許多時我總會想盡藉口把它推掉(在籌備新片、快要做年度報稅、正為和舊同學合資經營的邪骨場找位置開分店及接受化療期間醫生吩咐須多休息等)。給人寫序之壓力,就像要我當別人兒子教父或女兒乾爹一樣,文字結集算是作者心血結晶,萬一讀者看了我的文字,便不想買對方大作,那豈不像當上乾爹卻沒好好引導孩子一樣。
另一個不願寫序的原因,是因為我過去曾碰上過一些關於推薦的不愉快經歷。我很喜歡電影《搏擊會》(Fight Club)原著作者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的短篇小說《腸子》(Guts),這是他相當著名的一篇小說,只有十來頁,我不打算在這裏告訴你內容,不過你可以很容易在網上找到全文,我會勸你嘗試一氣呵成地讀畢,因它情節恍如坐過山車般,是次刺激經歷;然後你也可上YouTube找一下,據說作者在全美不同書店和大學朗讀這篇小說時,已造成超過七十人當場暈倒的紀錄。一篇小說能做到如此,誰說文字不能殺人呢……噢,好吧,這句話可能有點不對,於我國發表之文字,就經常能殺人,只是通常被殺的,是寫文字的那一個而已。
遭出版社誤導
這短篇小說原是收錄於作者一本名為《惡搞研習營》(Haunted)的長篇小說中,它是一個長篇故事裏的其中一節短篇小說部份。這書後來在內地發行簡體版,其編輯事前沒徵得我的同意,就私下將我在網上博客寫有關《腸子》的一段推介文字印於書背。這有違一般引用推介語原則,我雖然有點不悅,不過也沒多大理會,反正也是為了推介一本好書。但後來才得知,原來因內地審查問題,出版社竟把這篇最重口味、我最欣賞的短篇故事刪掉,卻繼續把我的推介語用於封底。在書店中,書是用膠完全封起來的,所以人家翻不了內文,只看到推介語,而且出版社以《腸子》作為書的中文名字,自會理所當然的以為這個傳奇短篇也在其中,可是回家打開一看,卻發現這部份竟被審查當局和諧了。
我認為出版社的誤導也是情非得已,但決不能硬拉我去做幫兇,這事讓我非常不爽,於是去信向那編輯投訴,她承諾在下次再版加印時,把我那段文字刪去,可是至今內地網友仍在書店裏看到我的文字在書上,不知道是他們沒遵守承諾,還是因為第一版目前還沒有沽清。搞不清楚。
所以對於寫推薦語或序言,一般我都會花很長時間才決定去寫,畢竟要對大家及自己負責任,不可太隨便。不過,當莊澄先生告訴我,他即將把有關他自己對電影業的散文結集成書,並邀我為此書《光影道》寫序時,我欣然答應。
許多人都不明白,成功的電影監製到底在做甚麼。電影《作大英雄》(Wag the Dog)說得好,電影頒獎禮不會頒最佳監製獎的,事關最好的監製,觀眾根本不會留意到,因他已默默地在背後把問題解決。監製是低調之幕後玩家,在背後冷眼控制一切,沒幾多人能看得到他的光芒。要是你在一個電影製作中留意到監製的話,通常表示這製作發生了問題。
獲自己欣賞的前輩邀請寫序,說起來壓力更大,為了這序,我忙上了一星期,最後用上iPad的手寫板,花了一夜通宵,把序完成。本想過要多介紹一下這書細節,但我想,還是直接把序文貼出來會比較清晰吧。
為莊澄寫代序
代序
年少輕狂,深信自己骨格精奇,乃電影界之未來,於是絞盡腦汁加入電影圈。惜苦無門路,畢竟時移世易,成名要趁早,臥龍豈可待三顧?只好恬不知恥cold call自薦,我經常把自家小說和短片寄往各電影公司。為送對人,於是翻尋影碟,發現許多我喜歡的港產片中,常出現一名字,我想,這人大概和我趣味相投。於是我從電影公司名冊處找到他的聯絡地址,然後每次有新作,都會寄給他。
那算是我首次和莊澄先生的交流。當然,只是單向。後來,音訊全無。
多年後,有機會再遇莊澄先生。很榮幸,他擔任出品人,製作了我三部電影《伊莎貝拉》、《志明與春嬌》及《春嬌與志明》。這些影片都有個共通點,它們都是我工作生涯中,較重要和喜愛的作品。
在電影圈多年,明白一事,凡有管理層告訴你,說他知道觀眾想要甚麼或給故事意見。說實話,大多是狗屁,只有極少數例外,莊澄先生,就是其一。
我關心作品完整性,為保護影片,過去跟監製爭拗,不知試過多少次被粗口辱罵,甚至肢體推撞,更有對簿公堂。別人說我剛愎自用,難駕馭,但這些情況,從沒出現在我與莊澄先生之間的合作中。因為每次,他的意見和評語,總是一針見血,精準得妙到毫巔。
我從不拒絕意見。我討厭的,是蠢意見。可惜,巿面上,蠢貨總是供過於求。
其實製作人和創作人大家都是想影片成功,但問題是雙向的。首先,製作人到底能否具足夠文化修養水平,去提出有建設性意見;而創作人的智力,又是否能夠讓其承受批評和理解意見。
莊澄先生編劇出身,對劇本見解固然精闢,最重要的,是為人幽默睿智,在製作會議上的綿裏針點評,往往是同事私底下傳誦之金句。
電影像拳法,不能只靠看秘笈,得從實際街頭血戰中體會。《光影道》一書,算是莊澄先生三十年來血肉戰場的實戰紀錄,很值得電影愛好者,甚至業界人士作參考。
如果你是看近二十年港產片長大的人,就多少也曾感受過莊澄先生的幕後功力。現在,你可直接看到一個電影夢想家,構築其光影世界的心路歷程。
莊澄先生是位好監製,雖然他有可能會對我在《低俗喜劇》中,用陰毛來比喻一個成功監製功能有所異議。但如果,普通監製是一條陰毛,成功監製是一束陰毛,那我想莊先生,就能算得上是亞馬遜河之大片黑森林(拜託,到底我在說甚麼呢?但大家總算終於搞得懂此文的標題了吧!)要是你希望進入華語電影工業,莊澄先生的《光影道》應算是部陰毛功能說明書。(莊先生,要是你書再版,我非常樂意你把最後這幾句,放到你書封底作為推介呢。)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
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
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逢周六刊登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