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砌模情懷

BIG SPENDER:砌模情懷

這個家庭醫生,朝九晚九,但診所十足模型工作室,記者趁午飯時段致電給他,他說:「我正在砌模型。」65歲的李炳翀沉迷模型創作,尤其歷史人物。他憑着1:16的「乾隆大帝」模型贏得香港比例模型會全場總冠軍,更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海防博物館邀請,砌盧溝橋、《清明上河圖》模型。砌模型於他而言不只是一種玩意,還是認識歷史的窗口。
記者:冉藹莉
攝影:黃偉傑

他自嘲是個沒病人的醫生,但在模型界卻很搶手。05年歷史博物館不惜以15萬元,邀請他與砌高達模型的高手謝寶言合作,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砌出北京最古老的盧溝橋。他說:「我當時做資料搜集時,才發現原來盧溝橋位置從來沒有打過仗,打仗是在對面鐵路橋。」他花了一年半時間,10萬元的材料費,把盧溝橋及宛平城砌出來,更把裏面400多個人、獅子逐隻雕畫出來,細緻到村民走難的樣子,屋外的揮春都維妙維肖。「即使一支旗,也是很考功夫,要夠像真度,必先摺好再垂低來畫。」他原本做了三支旗,分別插在城牆及橋上,結果未展覽,已被展覽館的人亂放,他氣憤地說:「一支丟在地下,另一支不見了。」作品現時仍放在海防博物館,但他心灰地說:「整個作品被推到貼牆,上下更貼着兩條膠紙,結果只看到所有公仔的背面,我在帽上逐一畫上國民黨黨徽,結果一個都看不到。」

暢遊博物館 成靈感泉源

為博物館砌模型他義不容辭,皆因坊間許多人為了賺錢,會交出如小學生程度的勞作,博物館因經費有限,又會採用收費最低的。他要自己創作的模型都有根有據道出歷史,所以資料搜集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亦最花時間。他去旅行時,必定遊博物館,欣賞藝術品,說對砌模型有幫助;他曾到法國羅浮宮,盯着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衞(Jacques-Louis David)繪畫的《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鑽研他的筆迹及畫風。為了「乾隆大帝」模型,2001年他從報紙上得悉佳士得正要拍賣一幅由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將乾隆皇帝首次在南苑檢閱八旗兵的情景畫成《大閱圖》第三卷《閱陣》,在拍賣會前夕,他專程去一睹畫中只得2至3吋的乾隆皇,從中竟意外發現,「乾隆皇身上原來有一把刀,其他參考書上都沒有記載。」

受父親感染 愛足四十年

受喜歡收藏玩具的父親感染,李炳翀自小就喜歡模型,「你問哪位男生小時候不喜歡模型?」他爺爺是公司董事,父親是天生購物狂,「我爸爸在加拿大的一元店,一次也買二千元。你哪會見過香港的十元店有送貨服務?他就有。」父親喜愛玩具,但從來不讓他觸摸,不然四兄妹一同受罰。直至李炳翀已升讀中學,父親的模型多到砌不完,開始進入只買不砌的階段,他才有資格跟爸爸分享砌模型的樂趣。從前一說模型,他只知道有飛機、大炮及坦克車。到大學畢業後從父親口中得知「四大公司」之一的大新公司玩具部部長,開設了一家軍事模型店,一看他就着迷,從此展開逾40年的興趣。他最愛拿破崙及乾隆皇帝,以及凡與中、日歷史有關的模型。
由最初購買到後來自己創作,通常每款只做一個,除非朋友慫恿,才會讓他們拿去倒模。他曾經試過學倒模,但認為浪費時間,沒有意思,寧願讓專門倒模的人去做。他說:「砌同款模型一次就夠,那有心機做第二次。」每次創作模型時,他總會三個作品同一時間進行,萬一錯手導致閃失,他就會專注第二件模型身上;靠這策略,即使成為74年股災災民、08年又成為雷曼苦主,他都可以轉移視線,樂於當個閒時可專注砌模型的醫生。

 

乾隆大帝

替李炳翀贏得2001年香港比例模型會全場總冠軍的「乾隆大帝」,參考自郎世寧繪畫的《大閱鎧甲騎馬像》。當時皇帝全副武裝,檢閱八旗軍中的兵器。他沒有百分百照着做,因為他嫌參考書上的皇帝,臉形太細、沒有頭髮,馬身又長。乾隆皇穿着的大閱甲胄,並非金屬,而是用金線在黃緞上繡橫紋,他便慢慢在甲冑畫上龍紋,更把最難的手袖,逐條坑紋、順着粗幼雕出來。他為了頭盔頂上的一粒珍珠,更花了60元買一包珍珠末黐上去,後來他發現化妝店賣五元一支的指甲油,已經可做到這效果,結果他買了五、六支指甲油放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

 

大頭綠衣

從前香港警察夏天穿着綠色的制服,並戴着頂圓錐狀的竹帽,故被稱為大頭綠衣。連香港地道童謠也唱「ABCD大頭綠衣,捉人唔到吹BB 。」 所以他便將警察的制服髹上綠色,並把原本應該是髹上去的竹帽皇冠,以手工雕出來。牆上不單止貼着「保嬰丹」、房間出租的廣告街招,地上還放有「五方五土龍神」的地主。

 

拿破崙

由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衞(Jacques-Louis David)繪畫的《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1800年拿破崙第二次遠征意大利勝利後,與西班牙和解重建外交關係就是以這肖像作禮物。李炳翀依照這幅畫製造成雕塑並在馬韁上刻上簽名。他更自製一個木盒,髹上積雪的陡坡作背景,裝上細小的光管,再把拿破崙雕塑鑲在木盒內。

 

忠臣藏

李炳翀喜歡研究歷史,更對日本歷史上有名的赤穗義士事件感興趣。發生於1701年的赤穗義士事件,曾改編成電影《忠臣藏》。內容大概講述,淺野因藩主吉良切腹自盡,其忠臣大石內藏助深信另有隱情,遂召集46位武士,向吉良展開報仇攻勢,並闖進吉良府邸。李炳翀用木材搭成橋、紙及雪條棍造成瓦片,再把原本買回來的人像逐個髹漆。為了營造雪地的效果,他先在模型上搽上膠水,灑上發粉,用人像的腳仔印在發粉上,做出士兵的腳印。

 

50元瑞獸

早在九十年代,李炳翀曾經親手繪製一張香港渣打銀行的綠色十元紙幣,並用紙黏土把原本印在紙鈔上的瑞獸造成立體模型,送給女兒作生日禮物。其後,他又再次把渣打銀行印製的紫色50元紙幣造成模型,更把正在踏球的瑞獸以實體模型呈現出來。他要把獅子頭的紋理雕塑出來,頸上的啷啷及獅子手上的波,也要分開製造。他更把自己的名字及出生日期印在銀紙上,令作品獨一無二。原本銀紙表面是手畫的,但朋友見到作品後,把模型借用來倒模,最後做了約五十多個模型。

 

小雲

日本著名漫畫家鳥山明是他最喜歡的漫畫家之一,認為他「夠癲夠喪」。他家裏有兩個櫃,擺滿由鳥山明創作的《IQ博士》及《龍珠》模型。他將經典卡通人物小雲設計成模型,穿藍色吊帶工人褲的小雲,細緻度極高,除了眼鏡裝有玻璃,細至眼睫毛及畫筆,大至小雲的身體及畫家帽,他都逐件分開製作。畫家帽要先用木製成、再用上像泥膠般的模型畢地造成;身體則用平日補水喉時的鋼膠物料做,防水又容易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