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連跌兩日後反彈,恒指昨日收報23044,升113點,然而比起美股幾乎日日創新高,日股日日升幾百點,港股就顯得冇厘神氣。不過,港股短線調整應該差不多,月底前有望再開車。
港股近日跟不上美股,一則因為大市調整未足,亦因為內地A股唔生性。A股壞消息不少,包括重啟IPO和「大小非」解禁等,中央的政策又擺明不會大舉放水,難免影響市場氣氛。不過上證綜合指數2月中開始調整,形成平行下降通道,近期於通道頂附近徘徊,若能確認升破2250水平,形勢就會扭轉。
大市短期調整,但仍有個別板塊表現出色,昨日光伏板塊就光芒四射,不過光伏行業前景麻麻,只可短炒。長炒長有的是新能源板塊,內地四大電企旗下的新能源公司,當中三隻炒到識飛,剩低最落後的中國電力新能源(735),看來亦準備開車。
落後同儕 PB有折讓
新能源股長期受捧,既因政策利好,亦因有實際需要。中國是能源消耗大國,燒煤炭污染嚴重,燒石油本身又供應不足,要靠入口,發展新能源於是成為十二五規劃的重點。中央領導換班,提出「美麗中國」口號,更需要發展新能源,否則全國陷霧霾,如何美麗?
四大電企均有上市公司搞新能源,其中三家股價均大漲,華能國際(902)旗下的華電新能源(958)今年以來升逾九成,往績PE 32倍,PB約1.48倍;大唐發電(991)的大唐新能源(1798)同期升約98%,PE達99倍,PB約1.25倍;華電國際(1071)的華電福新(816)同期升約77%,PE 13.5倍不算高,但PB亦達1.47倍,高於資產值近半。
最落後的是中國電力(2380)旗下的中國電力新能源,今年來只升18%,PE 21.5倍,同儕中第二低;PB僅0.68倍,折讓達三成。公司股價落後,業務卻不差,在內地從事風力、水力、垃圾及天然氣等新能源發電,都是吃香項目,去年純利上升6.8%至1.93億元人民幣。受惠用電量及電費回升,盈利今年料有更佳表現。
論走勢,中電新能源早前升破下降軌,撐開保歷加通道頂,MACD現雙牛,短期料可上試0.64元,可於現水平買入,跌穿0.47元止蝕。
邱古奇
本欄逢周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