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出即變醫療「代言人」

文章一出即變醫療「代言人」

【本報訊】安琪蓮娜進行預防性雙乳切除手術後,引起本港及國際社會廣泛討論,事件更引申出商業行為的激辯。負責安琪蓮娜手術的乳癌中心,在其自爆完成手術後,即時在網站上刊登大型廣告,並在網誌中詳細交代其手術詳情;而擁有檢驗基因BRCA1專利的美國公司,股價更上升4%,「基因專利霸權」、醫療事業利潤主導問題再受爭議。

檢驗公司股價升4%

安琪蓮娜自爆切乳的文章中,寫有她接受手術的醫療中心「Pink Lotus Breast Center」名稱,中心即時以安琪蓮娜相片作宣傳,狀似「代言人廣告」,惹起美國醫療界不滿。至於提供基因測試的美國公司Myriad,月初已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撰文狠批,認為公司壟斷檢測基因方法,只看利潤無視人命價值。而近日安琪蓮娜消息曝光,Myriad的股價上升4%,基因專利霸權之說再受關注。
安琪蓮娜決定接受手術,有人讚揚有人批評。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Jerome Groopman及Pamela Hartzband,早前在一個醫療會議上曾表示,每名病人有不同醫療思維,有人想醫生用盡方法治療,有人希望醫生不要做太多;有人相信自然科學,也有人依靠科技,病人會根據自己所信及理解作選擇。香港乳癌基金會名譽醫學顧問熊維嘉認為,是否做切除乳房手術是個人選擇,「冇絕對做手術或者食藥好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