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原來也可以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種創造的機制。」
──西西《哀悼乳房》
安祖蓮娜祖莉切乳防癌,因為她的名氣,全球熱論。不少人讚她勇敢,母愛偉大,但也有不少人質疑她的醫療選擇。美國《華盛頓郵報》醫療政策記者Sarah Kliff撰文,指出大部份女性都可能不該像安祖蓮娜那樣,進行昂貴的BRCA基因測試。
英國《衛報》一篇文章的作者跟安祖蓮娜一樣,母親50多歲就因癌病逝。但她指出,雖然每八名英國女人就有一人患乳癌,但當中只有少數屬遺傳;安祖蓮娜公開她的醫療選擇固然可提高人們對乳癌的認識,但也可能造成誤解,例如以為基因檢查一了百了,因此忽略了定期檢查乳房這些最基本和有效的防癌方法。
BRCA測試費用昂貴,又與基因專利有關。安祖蓮娜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刊出後,擁有基因專利的Myriad公司股價就上升了4%。事實上,基因專利的爭議還未解決,美國分子病理學會去年入稟美國最高法院,挑戰基因研究結果應否享有專利,案件尚未判決。
西西在《哀悼乳房》形容她的治癌經過,是「實習認識自己」;失去乳房,得到的是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發現周遭的人和事。安祖蓮娜《我的醫療選擇》,也許至少可讓所有女性思考,身體是自己的,她的選擇不一定是我的選擇。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