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好日子 - 鄧達智

四季好日子 - 鄧達智

那時清貧;日子倒是切切實實地過,按部就班二十四節氣隨季節轉移不時不食,作息有序,周而復始地生活。
今天世界營運似DNA變更或冰藏食物,大寒吃西瓜,一年十二個月都吃到肥美鰻魚,芋頭不一定冬至過後才肥壯粉綿,小暑的蘿蔔爽甜不下小雪時份,無人知曉春分秋分意義在於日夜的時間平均,夏至日至長而夜短,冬至夜至長而日短……今人反正絕大部分時間活在人造光害,電動空調,毋須知辨日與夜何須知曉冬是冬夏是夏,更不用分那四季二十四節氣。啊,那已是史前石器時代傳統農業社會的運作!
自己可能是認知一年二十四節氣最後的一代?不中亦不遠。
出書《元朗四季好日子》只因懷舊?
首先它不能稱舊,本來息息相關從沒離棄,再人工溫室的營生都難以取代大自然的力量;再科學更富裕都未能預知及避免地震或海嘯,人類免不了因循生老病死,更不用說3天不喝水5天不進食30秒不透氣。
若真的算懷舊;只因曾經實實在在感受並享受過四季不同風光老日子。
執行編輯頻頻撲撲,負責煮弄母親舊時首本美食及撰寫食譜由大姐統領,姑姐弟婦協助,只剩自己最後的文字出爐配合,從4月前到5月前到6月前……完成日期不斷往後退;寄語相關人員不用焦急,5月底好日子的文字風景應當齊全。
近年人家賞面邀請出版新書未曾少過,自己就是懶,也不覺有動力驅使。直至去年六月母親離世,出版社誘以善煮我媽的廚藝為主題,配合從市集變大城市故鄉元朗過去農業社會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過的日子吸引我的興趣……
時間催促,本來已忙,驛馬不停星動,更不堪:貪圖享樂,懶!
出版社不斷催促,痛苦是擺在面前可用時間本來便不足兼早亦排期,驚險死線不斷亦步亦趨:安慰他們也及自己,為了好日子,定當妥當,莫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