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在「後沙士」十年,由50萬人上街、開放自由行到爆發中港矛盾,另類「疫症」在蔓延。有藝術團體舉辦「疫年日誌」展覽,展出多年來各藝術家作品,從疫症看香港歷史和角色變化,包括艾未未最新作品,用2,000罐奶粉堆砌成中國地圖,由毒奶粉引伸到近期的搶奶粉反中情仇。
記者:歐陽子瑩 王家文
展覽策劃人Para Site執行總監Cosmin Costinas說:「03年是香港重要的一年,沙士後引起連串事件,由開放大陸自由行到最近中港矛盾,這些衝突是另類疫症。」展覽另一策劃人、來港兩年的哥倫比亞藝術家Inti Guerrero也說,近年香港人反中情緒,源於大陸人搶走資源及土地,「香港現有的『疫症』不是與病患有關,而是文化」。
「藝術是政治不能避免」
展覽名為「疫年日誌:恐懼、鬼魂、叛亂、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Cosmin說,張國榮是雌雄同體的象徵,他自殺身亡,港人悼念,也反映對身份認同的失落。展覽包括40多名藝術家的作品,如白雙全在03年7.1遊行收集市民的足迹。
Cosmin透露,早前邀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參展,對方決定用2,000罐奶粉堆砌成中國地圖,不同品牌的奶粉作代表不同省分,將毒奶粉爆發跟內地人來港搶奶粉聯繫一起,作品仍在製作中。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早前稱,「具政治成份不是藝術」,Cosmin認為那是門外漢的說法,藝術作品是個人感受的投射,不滿現狀或對事情的未知數,「都是政治,不能避免」。「疫年日誌」展覽於本周四(16日)晚上7時在上環Para Site開幕。
此外,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正舉行「黎明曙光」藝術展,首次展出曾被內地禁止出版、由詩人北島等人創辦的文學雜誌《今天》;展品還包括當代著名藝術家王克平的《偶像》雕塑,以扭曲臉孔諷刺當年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以及艾未未清拆20件清朝板凳再合組成為一件裝置藝術作品《葡萄》。